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札书的词语解释
札书的意思
拼音:zhá shū    注音:ㄓㄚˊ ㄕㄨ
使用场景
札书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某个事件或情况有确凿的证据支持。例如,当某人在法庭上提供了札书证据,可以说他有札书在手,证据确凿。此外,札书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言行或行为有明确的证据支持,比如,他的言辞像札书一样,无法抵赖。
例句
1. 他提供了札书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2. 这份文件就是我们的札书,证明我们的合法权益。
基本含义
指写在木片或竹简上的文字,比喻记录事实真相的证据。
基本解释

(1).牒,公文。《墨子·号令》:“札书得,必谨案视参食者。”
(2).指写在简牒之上。《墨子·杂守》:“民相恶,若议吏;吏所解,皆札书藏之,以须告之至,以参验之。”
(3).简策。《史记·封禅书》:“ 卿 ( 公孙卿 )有札书曰:‘ 黄帝 得寳鼎 宛胊 ,问於 鬼臾区 ……’ 卿 因 所忠 欲奏之。 所忠 视其书不经,疑其妄书。”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书制度,了解竹简和木片的使用方法,以及古代的写作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札书证据,证明我没有偷他的铅笔。2. 初中生:我们需要收集更多的札书,才能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3. 高中生:历史上的札书记录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文化传承。4. 大学生及以上:在法庭上,律师们常常会使用札书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故事起源
札书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书制度。在古代,人们将重要的文字记录在竹简或木片上,以便长久保存和传承。这种写作方式被称为札书,后来演变成成语,用来比喻确凿的证据。
记忆技巧
可以将“札书”这个成语与实体的书籍联系起来,想象一本书上写满了真相和证据,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札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详细解释
札书一词源自古代的一种写作方式,人们将要记录的文字写在木片或竹简上,然后用绳子或线绑在一起,形成一本书籍。札书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记录事实真相的证据。在日常生活中,札书可以指代任何可以证明或证实某事的物证或文字证据。
(0)
诗文中出现“札书”的诗词

感遇十二首·其十

汉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

袖中一札书,欲寄双飞翼。

冥冥愁不见,耿耿徒缄忆。

紫兰秀空蹊,皓露夺幽色。

馨香岁欲晚,感叹情何极。

白云在南山,日暮长太息。

(0)

饮马长城窟行

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

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

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

如霰独留连,长路邈绵绵。

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

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

有朋西南来,投我用木李。

并有一札书,行止风云起。

扣封披书札,书札竟何有。

前言节所爱,后言别离久。

(0)

寄习豫南太史闽中二首·其一

飒飒双鸣鹤,集彼玉树林。

凌风振逸响,各有九霄心。

如何乖羽翼,形影互飞沈。

君滞炎海上,我栖梁父阴。

伫立望川梁,江路迥且深。

岂无一札书,飞鸟不怀音。

眷彼越乡叹,感此年岁侵。

一为同心谣,涕下沾衣襟。

(0)

送紫微夏舍人徙治洪州

方底丁宁细札书,豫章都会冠全吴。

垂腰三品龟衔绶,卫帐千兵虎刻符。

药省树翻抛赐笔,练江波静见还珠。

西山五色多仙饵,铃阁无声道有腴。

(0)

次仲禹迓叔禹西归韵·其二

万里春风一札书,锦幢绣旆二难俱。

殷红荔子武侯渡,深碧藕花房相湖。

家庆盛于群玉府,身名荣过执金吾。

人生信是团栾好,我亦归谋种芋区。

(0)

送杨偕太傅知淮阳军

下拜亲膺一札书,隋河风柂送行舻。

晓辞汉署茅留蕝,暮听廉歌裤换襦。

方志贡珍传磬错,客庖羞品盛鱼腴。

双旌引入柔桑陌,少驻骖驔捋美须。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