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宽松的言词。《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君淹恤在外十二年矣,而无忧色,亦无宽言,犹夫人也。”
- 基本含义
- 宽容、宽大的言语。
- 详细解释
- 宽言是指对他人的言辞不计较、不计较对方的过失,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的言辞或行为。
- 使用场景
- 宽言常用于劝告他人在言辞之间保持宽容和理解,不要过于计较小事情或他人的过失。也可以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宽慰和理解。
- 故事起源
- 宽言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荀子·劝学》。故事中,齐国的孟尝君曾经对自己的朋友说了一句冒犯的话,后来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朋友道歉。朋友对孟尝君说:“宽言之。”意思是宽容对待他人的言辞,不计较过失。从此以后,“宽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训,用来提醒人们在言辞之间保持宽容。
- 词语结构
- 宽言由“宽”和“言”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他是一个宽容的人,总是宽言对待他人的错误。2. 当别人对你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时,你应该宽言对待,不要计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宽言”与宽容和理解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宽大的口袋,里面装满了宽容和理解,每次遇到他人的过失或冒犯,就从口袋中取出一些宽容的言语来对待。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宽容和理解相关的成语,如“宽以待人”、“宽心待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宽言待人,不要互相捉弄。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应该宽言对待同学们的过失,帮助他们改正错误。3. 高中生:在面对批评和指责时,我们应该宽言对待,从中吸取教训并改进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