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古代太常寺之类专司礼乐、祭祀的官署,因其多祝颂之事,故称。 明 方孝孺 《祭郑仲舒太常文》:“世之仕者,恒以困州县沉下僚为憾,而公之所歷,讲殿、禁林、学省、颂臺,众人望之,若高举而登僊。”
- 基本含义
- 颂扬赞美之意
- 详细解释
- 颂台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颂”意为赞美、称颂,是对人或事物的高度评价;“台”意为高台、高阶,是指高处或高级地位。颂台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赞美和赞扬的对象处于高位或高阶地位。
- 使用场景
- 颂台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高度赞扬和称颂。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表扬一个优秀的学生、赞美一部优秀的作品或者称颂一位杰出的领导者等。
- 故事起源
- 关于颂台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个成语可能是根据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式而来,当时君主或贵族在高台上接受臣民或官员的朝拜和赞美。由于历史文献的缺失,关于颂台的故事起源只能是推测。
- 词语结构
- 颂台是一个主谓结构的成语,由动词“颂”和名词“台”组成。
- 例句
- 1. 他的演讲受到了全场观众的颂台。2.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观众的颂台。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颂台”与“高台”相联想,形象地将赞美和高位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成语的起源和背后的文化故事,以及其他与赞美和赞扬相关的成语,如“赞不绝口”、“赞叹不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颂台了我在班级演讲比赛中的表现。2. 初中生:这位作家凭借其优秀的作品赢得了读者们的颂台。3. 高中生:领导在会议上对我们的团队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颂台。4. 大学生: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展览会上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