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拄颐的词语解释
拄颐的意思
拼音:zhǔ yí    注音:ㄓㄨˇ ㄧˊ
基本解释

(1).顶到面颊。形容剑长。《战国策·齐策六》:“ 齐 婴儿謡曰:‘大冠若箕,脩剑拄颐,攻 狄 不能,下垒枯丘。’” 宋 苏轼 《武昌铜剑歌》:“君不见 凌烟 功臣长九尺,腰间玉具高拄颐。” 清 吴伟业 《送宛陵施愚山提学山东》诗之二:“长剑忽拄颐,掉舌谭天雄。”
(2).悠闲自得貌。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会饮》:“东门未祖道, 西山 空拄颐。”参见“ 拄笏看山 ”。

基本含义
用手拄着下巴,表示思考或沉思。
详细解释
拄颐是指用手拄着下巴,表示思考或沉思。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思考问题时的姿势,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思虑周详、沉思冥想的样子。
使用场景
拄颐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沉思考虑的样子。可以用于描述学生在解决难题时认真思考的情景,也可以用于形容作家在写作过程中陷入深思熟虑的状态。
故事起源
拄颐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梁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中。据说,当时有一个叫杜常的文人,他在写文章时总是习惯用手拄着下巴思考。后来,人们就用“拄颐”来形容他思考的样子。
词语结构
拄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拄”是动词,表示用手拄着;“颐”是名词,表示下巴。
例句
1. 他拄颐沉思了片刻后,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2. 学生们拄颐着下巴,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用手拄着下巴思考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思考和沉思相关的成语,如“百思不得其解”、“苦思冥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考试前,小明拄颐思考了很久,终于找到了正确答案。2. 初中生:老师提出的问题很难,我们都拄颐思考了很久才想出答案。3. 高中生:面对人生的选择,我常常需要拄颐思考,做出正确的决策。
(0)
诗文中出现“拄颐”的诗词

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

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

《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

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

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0)

宫词·其三

上皇弓剑杳何追,日倚宫阑自拄颐

宝册有儿开大府,生离争似在宫时。

(0)

题李愬画像

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只吞项羽。

君得李佑不肯诛。便知元济在掌股。

羊公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战良骄吴。

公方沉鸷诸将底,又笑元济无头颅。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

远人信宿犹未知,大类西平击朱泚。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

君看鞬橐见丞相,此意与天相始终。

(0)

甲午十一月十三夜梦右臂踊出一小剑长八九寸有光既觉犹微痛也

少年学剑白猿翁,曾破浮生十岁功。

玉具拄颐谁复许,蒯缑弹铗老犹穷。

床头忽觉蛟龙吼,天上方惊牛斗空。

此梦怪奇君记取,佩刀犹得世三公。

(0)

三和二首·其二

长剑拄颐刀纳靴,得如曝背趁阳和。

买邻底用百万价,好事争为十二窝。

异日史臣应有考,同时朝士欲无多。

与君死守西山学,莫遣人讥末路蹉。

(0)

三山卜居今三十有三年矣屋陋甚而地有馀数世之后当自成一村今日病少间作诗以示后人二首·其一

印累累,绶若若,换君朱颜君不觉。

冠如箕,剑拄颐,苍头庐儿笑君痴。

不如短褐归乡舍,上毕租庸下婚嫁。

横陂引水莳禾黍,高陆犁荒种桑柘。

比邻毕出观夜场,老稚相呼作春社。

鸡争舂米茅檐底,犬吠行人槿篱罅。

数椽幸可传子孙,此地它年名陆村。

藜羹一饱能世守,殊胜养牛并上尊。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