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德行完备。《庄子·天地》:“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 成玄英 疏:“言执持道者则德行无亏,德全者则形不亏损,形全者则精神专一。”
- 基本含义
- 指品德高尚完美无缺。
- 详细解释
- 德全是由“德”和“全”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德”指人的品德和道德,表示人的行为端正、品质高尚;“全”表示完美无缺。德全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的品德完美无缺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德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无可挑剔。在社交场合中,可以用来称赞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品质。
- 故事起源
- 德全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左传·昭公十五年》。故事中,昭公是一个非常仁义和公正的君主,他嘉奖了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说他“德全”。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引用,并逐渐形成了成语“德全”。
- 词语结构
- 德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 1. 他为人正直善良,真是一个德全的人。2. 这位老师教书育人,德全且有爱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德”字与“品德”联系起来,将“全”字与“完美无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到了极致,完美无缺,就是德全。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和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德行天下”、“德高望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的爸爸妈妈很善良,他们是德全的人。初中生:老师严谨认真,德全的教育让我们受益匪浅。高中生:一个人的德行决定了他的人生,我们要追求德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