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1) (名)即银杏;乔木;雌雄异株;叶子扇形;种子椭圆形。果仁可吃;也可入药。
(2) (名)这种植物的种子。
(3) (白果儿)〈方〉鸡蛋。
[构成]
偏正式:白(果
- 英文翻译
1.{植} ginkgo; gingko; Salisburia adiantifolia
- 详细解释
◎ 白果 báiguǒ
[maidenhair tree] 银杏。白果树,即银杏树,其实为白果
(1).银杏的果实。亦指银杏树。又名公孙树。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银杏》:“原生 江 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 宋 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 郭沫若 《芍药与其他·银杏》:“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理解的。”
(2).鸡蛋的别名。 杨沫 《白与黑》:“我就给你做去--给你下碗挂面卧上二个白果(鸡蛋),怎么样?”
(3).佛教语。谓做善事所得到的乐果。《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令捨内财外财,交修白果浄果。”
- 基本含义
- 指没有经过加工或处理的原始状态,也可指未经修饰或加工的真实情况。
- 使用场景
- 白果一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常见,可用于描述各种情况下的原始、真实或未经修饰的状态。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言行举止、思维方式等都非常朴素和纯真,或用来形容一个事物或事件没有经过加工或改变。
- 故事起源
- 白果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一篇中,其中庄子说:“白果者,木之实也。”意思是白果是木树的果实。后来,人们将白果引申为原始、未经加工的状态,并形成了成语“白果”。
- 词语结构
- 成语“白果”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 1. 他的外表虽然很朴素,但内心却是一颗白果。2. 这篇文章很白果,没有经过修饰,但却很真实。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白果树的形象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棵白果树,树上结满了白果,这些果实都是原始的、未经加工的,就像成语“白果”所表达的含义一样。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白果”相关的成语,如“白纸黑字”、“白费心机”等,进一步丰富对于原始、真实或未经加工状态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吃白果,因为它很原始,没有添加任何调料。2. 初中生:这个画家的作品很白果,没有经过修饰,但却很真实。3. 高中生:他的外表很白果,没有花哨的打扮,但却有着真实的内心。4. 大学生:这篇论文的写作风格很白果,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