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人非常正直、坚守原则的行为,常用于褒义。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或困难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外界所动摇。
- 例句
- 1. 他是一个有毛节的人,从不接受贿赂。2. 在面对诱惑时,她总能坚守自己的毛节。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节操、品行、道德修养。形容人非常正直、坚守原则。
- 基本解释
(1).即髦节。朝廷使者用作凭证的符节。 唐 独孤及 《送李宾客荆南迎亲》诗:“当为天北斗,曾使海西陲。毛节精诚著,铜楼羽翼施。”
(2).即髦节。道士用来表示法力的符节。 唐 王维 《送方尊师归嵩山》诗:“仙官欲往 九龙潭 ,毛节朱幡倚石龕。”毛,一本作“ 旄 ”。 唐 卢纶 《太白西峰偶宿单祝二尊师石室》诗:“毛节未归海,丹梯闲倚空。”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魂游》:“大罗天上柳烟含,你毛节朱旛倚石龕。”参见“ 髦节 ”。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品行、道德修养相关的成语,如“廉洁奉公”、“忠诚不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是一个有毛节的好孩子,他从不欺负别人。2. 小学生:老师表扬了我,说我是一个有毛节的学生,从不作弊。3. 中学生:作为班长,我要带头做一个有毛节的学生,严守纪律。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毛节,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 故事起源
- 《战国策·齐策六》中有一则故事,齐国大夫孟尝君问齐国太宰田忌,如果马跑得快,是否可以赢得比赛。田忌回答说,不仅要马跑得快,还要看马的毛节,指的是马的血统和品质。后来,毛节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品行和节操。
- 英文翻译
1.【医】chaetomere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只有细小绒毛的动物,代表着一个人的品行和节操。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毛节是由“毛”和“节”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毛指细小的绒毛,节指节操、品行。形容人的品行非常谨慎、保守、正直,不随便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