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公卖一般用于形容物品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交易。也可以用于比喻某种行为或事件的公开、透明。
- 例句
- 1. 这幅名画将在明天的公卖会上拍卖。2. 他们决定将这块土地通过公卖的方式出售。
- 基本含义
- 公开拍卖
- 基本解释
(1).旧时以官设部门售卖某种物品。如烟酒公卖、食盐公卖等。《新华日报》1940.9.13:“在 重庆 就有若干公卖处,每日约供给了全市半数的食米。”
(2).旧时依据法律规定,以投标、拍卖等方法进行的强制售卖。其公卖物谓之公卖品。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拍卖的知识,包括不同类型的拍卖、拍卖的历史背景以及拍卖市场的发展等。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交易和商业相关的成语,进一步拓宽词汇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旧玩具将在明天的公卖会上拍卖。2. 初中生:我们班上的义卖活动将以公卖的方式进行。3.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校园拍卖会吸引了很多人参加公卖。4. 大学生:他们决定通过公卖的方式将这个项目进行交易。5. 成年人:这幅名画将在明天的公卖会上进行竞价拍卖。
- 故事起源
- 公卖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拍卖制度。在古代,公卖是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土地、房产、艺术品等贵重物品的交易。公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拍卖师通常会举起一个木槌,以示竞价开始或结束。
- 英文翻译
1.public sale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公卖”与公开拍卖的场景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参与了一个公开拍卖,努力竞价以获得心仪的物品,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公卖是由“公”和“卖”两个字组成的动词短语。
- 详细解释
- 公卖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公开拍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公卖是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通过竞价的方式将物品出售给出价最高的买家。公卖通常由拍卖师主持,参与者可以通过竞价来争夺物品的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