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阅旬的词语解释
阅旬的意思
拼音:yuè xún    注音:ㄩㄝˋ ㄒㄩㄣ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学问渊博、才思敏捷的人,也可用来称赞某人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大量的阅读和研究工作。
例句
1. 他的学问很高深,可以说是阅旬之人。2. 这位科学家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真是阅旬之才。
基本含义
指阅读、研究事物的时间超过了十天,形容学问深厚、才思敏捷。
基本解释

经过一旬;足一旬。《新唐书·张嘉贞传》:“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 嘉贞 为详处,不閲旬,廷无稽牒。”《新唐书·论惟贞传》:“ 肃宗 在 灵武 ,以卫尉少卿募兵 绥 银 ,閲旬,众数万。”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太史公的历史著作《史记》,以及其他有关历史学家和历史研究的知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学术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个阅旬之人,他每天都会带我去图书馆看书。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阅旬之才,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这位老师教学水平很高,是我们学校的阅旬之人。4. 大学生:我正在努力成为一个阅旬之才,希望能在我的领域有所建树。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学者太史公。太史公是西汉时期的杰出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别号。他在自序中提到了“阅旬”这个成语,强调了读书人要经过十天的时间来思考和决断,才能有深入的学问。
记忆技巧
可以将“阅旬”拆分成“阅”和“旬”两个部分来记忆。阅读事物的时间超过了十天,表示学问深厚、才思敏捷。
词语结构
阅旬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阅”和名词“旬”组成。其中,“阅”表示阅读、研究,而“旬”表示十天的时间。
详细解释
阅旬源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余读书于有志者,须且尽意气力,不得已而疑,阅旬而后能决。”意为读书的人要尽力去思考,不得不怀疑,经过十天的时间才能做出决断。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指阅读研究事物的时间超过十天,以表达学问深厚、才思敏捷的意思。
(0)
诗文中出现“阅旬”的诗词

代赵丞相作黄尚书挽诗三首·其一

剑阁重来日,瀛洲仅阅旬

一从充保傅,五见易冬春。

作圣工夫久,膺图岁月新。

九重深悼处,早晚付经纶。

(0)

纪病

已脱名缰锁,难消病了因。

支离唯伏枕,坐起每凭人。

肌冷频煨火,头岑密裹巾。

常餐朝过午,不寐夜难晨。

食隔弥添噎,眠多局不伸。

空华觇目骇,憔悴掩眉颦。

伏火填心坎,虚风旋耳轮。

百般难状苦,四大备尝辛。

茗沈时浇吻,梨浆暂软唇。

耸肩如倦鹤,捉肘有悬鹑。

寒燠衣无准,乡膻味不真。

发稀常罢栉,腰减屡移绅。

少浴衣藏虱,长悬帽渍尘。

坐疑穿木榻,卧每烘棉茵。

脉脉调气息,微微叩谷神。

休将形问影,还讶业随身。

心舛恒多梦,性乖亦善嗔。

呻吟愁倦仆,惊诧恼船邻。

旧本参方误,新囊检药频。

忽经残腊过,几度月华新。

去国三千里,回舟两阅旬

留将双眼在,归及故园春。

(0)

途次见锄田者感赋

圣道济天下,鲰生讵办此。

聿受孔子戒,遂学孔子仕。

行义齐险夷,受任无远迩。

辙环不到秦,我行万里许。

未晓上征鞍,既昏犹未止。

出都阅旬余,计程乃方始。

愧彼锄田人,一生守桑梓。

中有沮与溺,应笑栖皇子。

(0)

寿李梅东九十次山斋韵

度百光阴九阅旬,贺筵无复并时宾。

都于大段眼经惯,世有先生俗许醇。

暮景似偿清白吏,耄龄还属太平人。

典刑卫武箴规在,口授诸孙正及辰。

(0)

代赵丞相作尚书挽诗三首

剑阁重来日,瀛洲仅阅旬
一从充保傅,五见易冬春。
作圣工夫久,膺图岁月新。
九重深悼处,早晚付经纶。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