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不拘一格常用于描述人们在思考、创作、行动等方面具有开放、创新和灵活性的态度。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独特、不拘泥于常规,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的工作方式灵活多样。
- 例句
- 1. 他的思维方式非常独特,总是能够不拘一格地解决问题。2. 这个团队的工作方式很灵活,他们不拘一格地创新和尝试。
- 基本含义
- 不受限于一种规格或模式,灵活多样。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相关成语,如“不拘小节”、“不拘形式”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灵活性和创新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画画,我觉得画画可以不拘一格,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2. 初中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拘一格,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3. 高中生:在写作文时,我们应该不拘一格,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和写作风格来表达自己的观点。4. 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拘一格,勇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策略,不被传统的思维束缚。
- 故事起源
- 《论语·子罕》中有一段对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对话表达了孔子的思想观点,即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别人。后来,这个思想观点演化为成语“不拘一格”,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不受固定规格的限制。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不拘一格”记忆为“不受拘束,随意发挥”,或者联想成一个人在格子之外自由自在地行走。
- 词语结构
- 不拘一格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不”表示否定,“拘”表示受限制,“一格”表示固定的规格或模式。
- 词语解释
- bù jū yī gé ㄅㄨˋ ㄐㄨ ㄧ ㄍㄜˊ
不拘一格
◎ 不拘一格 bùjū-yīgé
[do not stick to one pattern;be not limited to one type]不局限于一个规格、标准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不但体裁,风格,题材,表现手法可以鼓励勇于创新,甚至连主题,也可以是不拘一格的。——秦牧《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