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口诵 kǒusòng
[read aloud] 读出声音来;朗读
口诵心惟(一面读着,一面想它的意义和道理)
- 基本含义
- 口头背诵。
- 详细解释
- 指通过口头背诵的方式学习、传承知识或文化。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学习、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等领域中的口头传承和背诵。
- 故事起源
- 《孟子·告子下》中有一则故事。孟子的弟子告诉孟子,自己学习不进步,孟子告诉他:“口耳之学,唯其口耳之学也。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利人。”孟子的意思是说,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口头背诵和互相倾听来学习,而不是只顾自己利益的小人。
- 词语结构
- 由两个字组成,口和诵,口表示口头,诵表示背诵。
- 例句
- 1. 学习一门新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口诵。2. 这首古诗需要口诵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口诵”这个成语的发音与背诵这个动作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学习、传统文化相关的成语,如“博览群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每天都要口诵古诗,老师说这样可以提高语文水平。2. 初中生:为了备考,我每天晚上都要口诵英语单词,希望能记得更牢固。3. 高中生: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我会口诵其中的经典段落。4. 大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化的时候,口诵经典文献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口诵”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