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白绢。 唐 韩愈 《寒食日出游夜归》诗:“可怜物色阻携手,空展霜縑吟九咏。” 宋 王禹偁 《仲咸借予海鱼图观罢有诗因和》:“偶费霜縑与綵毫,海鱼图画满波涛。” 黄质 《贵池坞渡湖北垞古松歌为汪鞠友题》:“霜縑雪楮任挥洒,时喜晴暉落窗牖。”
- 基本含义
- 形容寒冷的冬天。
- 详细解释
- 霜缣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霜指冬天的霜冻,缣指细薄的纺织品。这个成语形容冬天天气寒冷,寒气逼人,像细薄的纺织品一样覆盖大地。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寒冷的冬天,也可以用于比喻形容寒气逼人的环境或气氛。
- 故事起源
- 《汉书·律历志》中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据说,汉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霜缣的官员,他非常勤奋,不怕寒冷的冬天,每天都早早起床工作。人们对他的勤奋和坚持非常敬佩,于是就用他的名字来形容寒冷的冬天。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词组成。
- 例句
- 1. 冬天的夜晚,大地上覆盖着一层霜缣。2.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穿上厚厚的衣物才能抵挡霜缣的寒冷。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霜冻覆盖着细薄的纺织品”,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冬天或寒冷相关的成语,如“冰雪聪明”、“寒冬腊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的早晨,霜缣覆盖着大地,好像给地球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毯子。2. 初中生:寒冷的冬天,霜缣让人感到格外的冷,但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3. 高中生:寒冷的冬天,霜缣铺满了大地,仿佛世界被冰封了一般,让人感到无比的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