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疣赘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无所作为、无用功的人或事物。比如,你可以用它来形容一个公司里的一些庸才,或者一个学校里的一些无用的课程。
- 例句
- 1. 他就像是公司里的一颗疣赘,无用而且让人讨厌。2. 这门课程对我们来说是一门疣赘课,完全没有必要学。
- 基本含义
- 指人体上的疣或者赘疣,也比喻社会上的一些无用的人或事物。
- 基本解释
◎ 疣赘 yóuzhuì
[wart] 赘疣。皮肤上生的瘊子。比喻多余的、无用的东西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成语的起源和用法,可以阅读《世说新语》这本书,它是一本汇集了很多成语故事的古代文学作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那个同学,他就像是我们班上的一个疣赘,什么事情都不会做。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班上的化学课是一门疣赘课,对我们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学。3. 高中生:我觉得那个学生会成为公司里的一颗疣赘,他完全没有什么实际能力。4. 大学生:那个课程真是一门疣赘课,完全没有帮助我们提升专业能力。这些例句展示了不同年龄层学生对疣赘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故事起源
- 疣赘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的《世说新语》中。据说,当时有一个人叫孟公绰,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是他却懒散不务正业,整天无所事事。有人对他说:“你就像是人体上的疣赘,无用而且让人讨厌。”从此,疣赘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用来形容那些无用的人或事物。
- 英文翻译
1.【医】verruca wart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疣赘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体上长满了疣和赘疣,形象生动地表示出无用的人或事物。
- 词语结构
- 疣赘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名词组成。
- 详细解释
(1).疣。泛指痈疽疮毒。《旧唐书·忠义传上·俞文俊》:“臣闻天气不和而寒暑併,人气不和而疣赘生。” 明 唐顺之 《囊痈卧病作》诗之三:“疣赘勿嫌能侈性,支离番笑足全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文敏公 误信祝由,割指上疣赘,创发,病卒。”
(2).比喻多馀无用的。 汉 扬雄 《法言·问道》:“允治天下,不待礼文与五教,则吾以 黄帝 、 尧 、 舜 为疣赘。”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如二传之叙事也,榛芜溢句,疣赘满行,华多而实少,言拙而寡味。” 章炳麟 《文学说例》:“有韵之文,或以数字成句度,不可增损;或取协音律,不能曲随己意。强相支配,疣赘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