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烽柝的词语解释
烽柝的意思
拼音:fēng tuò    注音:ㄈㄥ ㄊㄨㄛ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战争爆发或危机临近的情况。可以用来描述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出现紧急、危险的局势。
例句
1. 战争的烽柝已经燃起,我们必须做好准备。2. 经济危机已经来临,企业家们感到烽柝已近。3. 这场疫情让整个社会陷入了烽柝之中。
基本含义
指战火烧到城市门楼上,形容战争来临,危及到安全的状态。
基本解释

烽火和打更梆子。谓发生战争。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虽復兼能共治,未遣渡河之兽,烽柝是警,实扰移关之民。”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战争史和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深入理解烽柝成语的含义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战争的烽柝已经燃起,我们要珍惜和平。2. 初中生:经济危机就像是一座烽柝,我们应该积极应对。3. 高中生:社会问题的累积往往能成为战争的烽柝,我们应该及时解决。
故事起源
烽柝一词最早见于《战国策·齐策四》:“烽柝之火,可见于外。”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敌人燕国曾经攻打齐国,战火烧到了齐国的城市门楼上,形势紧急。后来,人们便用“烽柝”来比喻战争的危机来临。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城市门楼上燃起的烽火,火焰熊熊,形势危急,这样可以帮助记住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烽柝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名词“烽柝”和动词“之”构成。
详细解释
烽柝是古代城市中用来放置烽火的高台,用于传递战争信号。烽柝成语比喻战争的火焰烧到城市门楼上,形容战事严重,危及到安全。
(0)
诗文中出现“烽柝”的诗词

送太守李公

乱花翻阵雨,飞絮转轻毬。

别思昏如醉,征鞍挽不留。

职循今列郡,秩视古诸侯。

当代人争仰,惟公政最优。

洋川佳景物,胜迹旧经游。

未定中原扰,犹怀傍塞忧。

九重爰锡命,千里藉承流。

德逐祥云偃,恩随瑞霭浮。

带刀还陇亩,挟纩动貔貅。

烽柝开边月,犁锄庆麦秋。

二天舒士气,五裤沸民讴。

虞氏三年考,河南第一州。

霜台方荐墨,黼座想凝旒。

早晚颁纶綍,东西走置邮。

迟迟姑去鲁,几几定归周。

明月湖光远,凌云气象幽。

烟波浮画鹢,雪浪绕乌牛。

好逐桃花涨,轻飞竹叶舟。

径归调玉铉,莫待覆金瓯。

贱吏伤萍梗,终年仰庇休。

龙门曾御李,骥坂会依刘。

不作痴儿女,孜孜话别愁。

(0)

水调歌头.即席和李潼川韵

清燕卧霜角,月魄几回哉。

一声云雁清叫,推枕赋归来。

流水落花去路,画象棠阴陈迹,霄观傍楼台。

别忆入梅艳,愁色上田莱。记来时,惊列缺,走吴回。

人间都失匕箸,老婢亦惊猜。

匹马晓风鞭袖,孤堞暮烟烽柝,挥却挂蛇杯。

不负此邦去,笑口也应开。

(0)

水调歌头·清燕卧霜角

清燕卧霜角,月魄几回哉。
一声云雁清叫,推枕赋归来。
流水落花去路,画象棠阴陈迹,霄观傍楼台。
别忆入梅艳,愁色上田莱。
记来时,惊列缺,走吴回。
人间都失匕箸,老婢亦惊猜。
匹马晓风鞭袖,孤堞暮烟烽柝,挥却挂蛇杯。
不负此邦去,笑只也应开。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