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履善常用于道德教育、励志教育以及社会公德的教育中,鼓励人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行善,成为社会的有益之人。
- 例句
- 1. 他一直坚持履善,乐于助人。2. 做人要懂得履善行善,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 基本含义
- 履行善行,做好事
- 基本解释
行善。 汉 焦赣 《易林·咸之鼎》:“昔忧解笑,故贪今富。载荣履善,与福俱遇。” 宋 曾巩 《中大夫尚书左丞蒲宗孟追封三代并进封妻制·母陈氏追封颍川郡太夫人》:“具官某母某氏,经德履善,宜其家室。”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行善积德”、“行善济世”等,了解更多关于善行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会履善,帮助同学、父母做一些小事。2. 初中生:履善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美德,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履善是一种修养,我们要时刻保持善良的品德,为他人和社会做好事。4. 大学生:履善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我们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回报社会。
- 故事起源
- 履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颜渊》中。孔子曾问颜渊:“子行三军,则谁与?”颜渊回答说:“履约而不违,民信之矣。”这里的“履约而不违”就是指履行诺言、信守承诺,做到言行一致。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发展为履行善行,做好事的意义。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履善”这个成语与“履行善行”联系起来,理解为履行善行的意思。可以通过多做好事、帮助他人来实践履善,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表示履行善行的意思。
- 详细解释
- 履善是指履行善行,积极做好事情。它强调个人应该始终保持善良的品德,积极行善,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