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战争、灾难或重大事故等情况下的严重破坏和毁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计划、事业或希望彻底失败的情况。
- 例句
- 1. 这场战争导致了整个城市的碎首,几乎没有幸存者。2. 经济危机使得许多企业面临碎首的局面,不得不倒闭。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被彻底破坏或毁灭。
- 基本解释
碎裂头颅。常用以形容敢于死谏的精神或行为。 汉 王充 《论衡·儒增》:“儒书言 禽息 荐 百里奚 , 繆公 未听,出,当门仆头碎首而死, 繆公 痛之,乃用 百里奚 。”《汉书·杜邺传》:“臣闻 禽息 忧国,碎首不恨; 卞和 献寳,刖足愿之。” 唐 陆贽 《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臣每读前史,见开説纳忠之士,乃有泣血碎首,牵裾断鞅者。”《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请除君侧,少答鸿私,碎首玉阶,庶明臣节。”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又言有君如此,碎首以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重大战争、灾难或失败的事件,以加深对碎首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大风把树吹倒了,树的枝叶碎首了。2. 初中生:这次考试我完全没有准备,结果考试成绩碎首了。3. 高中生:这个项目的投资失败了,公司面临着碎首的风险。4. 大学生:这场地震导致整个城市的建筑物都碎首了,需要进行重建。
- 故事起源
- 碎首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李膺传》中。李膺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曾经率领军队抵抗董卓的统治。然而,李膺最终失败,被董卓杀害。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李膺被杀后,他的头颅被董卓砍下,彻底毁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碎首的形象与事物被破坏或毁灭的场景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强烈的形象记忆。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碎首是一个形容词,由“碎”和“首”两个字组成。碎指事物被打碎或破坏,首指头部。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事物被彻底破坏或毁灭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