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上钩的鱼。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悬鱼惑於芳饵,槛虎死於笼狐。”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苏狱》:“多病多愁减带围,困纍纍命若悬鱼。”
(2).《后汉书·羊续传》:“府丞尝献其生鱼, 续 受而悬於庭;丞后又进之, 续 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后以“悬鱼”指为官清廉。《晋书·姚兴载记下》:“然明不照下,弗感悬鱼。” 宋 徐积 《和路朝奉所居》之六:“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 清 汤璥 《<交翠轩笔记>后序》:“ 南阳 悬鱼之庭,卷不离手; 魏郡 课树之暇,目以代耕。”亦作“ 悬枯 ”、“ 悬枯鱼 ”。《陈书·宗元饶传》:“求粟不猒,愧 王沉 之出賑;徵鱼无限,异 羊续 之悬枯。” 清 宋琬 《送别俞眉仙归新安》诗:“郭外行春策病马,壁间退食悬枯鱼。”
(3).佩带鱼符或鱼袋。《辽史·礼志一》:“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綾袍,絳带,悬鱼。”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宸游》:“只今画袴悬鱼,朱扉施马。”
(4).铃柄上的鱼形饰物。《太平御览》卷三三八引 汉 应劭 《风俗通》:“铃柄施悬鱼。鱼者,欲君臣沉静如鱼之入水,不可復得闻见耳。”
(5).即鱼板。悬于寺院中的鱼形之板,击之以报事。 明 唐寅 《题自画水山》诗:“乱山杂云晓葱蘢,遥见悬鱼是梵宫。”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情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实现。
- 详细解释
- 悬鱼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悬指悬挂,鱼指鱼类动物。成语的意思是把鱼悬挂在空中,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它用来形容某个事情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实现。
- 使用场景
- 悬鱼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些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比如,你可以用它来形容一个人的要求太过苛刻,或者形容一个计划太过理想化而不切实际。
- 故事起源
- 悬鱼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个人非常喜欢钓鱼,他每天都去河边钓鱼。有一天,他钓到了一条非常大的鱼,他非常高兴,但是他发现这条鱼太大了,无法拖回家。于是,他决定把鱼悬挂在树上,等到天气晴朗的时候再去拖回家。然而,他等了很久,天气一直不好,最后鱼腐烂了,他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就像把鱼悬挂在空中一样。
- 词语结构
- 悬鱼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这个计划太过理想化了,简直是悬鱼一样。2. 他的要求太苛刻了,简直是在悬鱼。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悬鱼这个成语。想象一下把一条鱼悬挂在空中,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就像悬鱼这个成语的含义一样。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典故和成语故事书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要求太过苛刻了,简直是在悬鱼。2. 初中生:这个问题太难了,解决起来就像悬鱼一样困难。3. 高中生:他的目标太过理想化,简直是在悬鱼。4. 大学生:这个计划太不切实际了,就像是在悬鱼。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悬鱼”。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