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直言不讳,切中要害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言辞直接,直接点出别人的错误或问题,帮助他们改正。
- 例句
- 1. 他毫不客气地砭石了我的错误。2. 她总是砭石地指出别人的不足。
- 基本含义
- 比喻直言无讳,切中要害,指正人之过错。
- 基本解释
◎ 砭石 biānshí
[stone needle used in acupuncture] 古代治病中的石针、石片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砭石相关的成语,如破釜沉舟、一针见血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常砭石我们的错误,帮助我们进步。2. 初中生:他在班级会上砭石了我们的学习态度,让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3. 高中生:老师砭石了我的论文,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帮助我提高写作水平。4. 大学生:在讨论会上,同学们砭石了我的观点,让我重新思考问题。5. 成年人:我的朋友总是砭石我的决策,帮助我避免错误。
- 故事起源
- 据说,砭石一词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医学实践。古代医生在治疗疾病时,会使用医石刺入人体,以达到治疗的效果。这种方法被比喻为直接点出问题所在,切中要害。因此,砭石成为了形容直言无讳的成语。
- 英文翻译
1.stone needle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砭石比喻为医生使用的治疗工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医生用石头刺入人体,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所在,切中要害。
- 词语结构
- 砭石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砭是动词,石是宾语。
- 详细解释
(1).古代用以治痈疽、除脓血的石针。《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王冰 注:“砭石,谓以石为鍼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大论》:“是以砭石藏而不施,法令设而不用。”《南史·王僧孺传》:“侍郎 全元起 欲注《素问》,访以砭石。 僧孺 答曰:‘古人当以石为针,必不用铁。’”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持篇》:“粗工用砭石,病愈多出血。”
(2).即窆石。石上端有孔,用以穿绳引棺下穴。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一·动石银锚》:“ 大禹 之塚在 绍兴 ,去城十餘里。塚上直竖一石,名曰砭石,如人家擂搥,可以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