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1) (形)基本义:宽而厚。宽厚的胸膛。(作定语)
(2) (形)宽大厚道。待人宽厚。(作谓语)
[构成]
并列式:宽+厚
- 近义词
宽宏、宽容、优容、平和、平易
- 反义词
刻薄、苛刻
- 英文翻译
1.(待人宽容厚道) generous; kind; magnanimous; lenient; tolerant and generous
2.(宽而厚) wide and thick
- 详细解释
◎ 宽厚 kuānhòu
(1) [generous]∶宽容厚道
待人宽厚
(2) [deep and vigorous]∶深沉浑厚
宽厚的男低音
(3) [broad and thick]∶宽阔厚实
宽厚的背影
(1).宽大厚道。《管子·形势解》:“人主者,温良宽厚则民爱之。”《陈书·虞寄传》:“且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得人,改过自新,咸加叙擢。”《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 江 淮 宣抚使 皇甫倜 ,为人宽厚,颇得士心。” 郭小川 《登九山》诗:“历史老人最为严明,不过也有时过分宽厚;他让光明长存千秋万代,偶而也容忍黑暗抬头。”
(2).深沉浑厚。 宋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 孟子 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大小。” 黄宗英 《大雁情》:“我梦见:有雁飞过我的窗前……只听得头雁用宽厚的男低音说:‘呃--这种情况很熟悉嘛,很熟悉。’”
(3).宽阔厚实。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一章:“他抚摸着 石得富 宽厚结实的肩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九:“ 汤阿英 望着 陶阿毛 的宽厚的背影迅速消逝在门外的弄堂里。”
- 基本含义
- 宽容大度,待人宽厚。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或者对待他人的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组织的待人处事方式。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宋代的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官员见到了一位和尚,和尚问官员:“你有多宽厚?”官员回答:“我有一匹宽厚的马。”和尚不满意,继续问官员:“你有多宽厚?”官员又回答:“我有一间宽厚的房子。”和尚仍然不满意,继续问官员:“你有多宽厚?”官员这次回答:“我有一颗宽厚的心。”和尚满意地点点头。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他待人宽厚,从不计较小事。2. 这个国家的文化非常宽厚,尊重各种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宽厚的发音“宽猴”,想象一只非常宽大的猴子,表示一个人的宽容大度。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宽容大度的成语,如“宽怀大度”、“大度包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宽厚地对待了我,让我觉得很开心。2. 初中生:我觉得宽厚的人更容易和别人相处。3. 高中生:一个宽厚的领导可以让团队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