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崇侈一词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过度追求奢华和享乐的人或行为。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注重资源节约、财务管理的人,以及过度追求虚荣和物质享受的人。
- 例句
- 1. 他过于崇侈,总是追求最昂贵的奢侈品。2. 她的生活方式太崇侈了,完全不顾及节俭和实际。3.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节俭和勤俭节约的精神,而不是崇侈和浪费。
- 基本含义
- 过分追求奢华和享乐,沉迷于奢侈的生活方式。
- 基本解释
(1).奢侈。《左传·文公十八年》:“ 縉云氏 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汉书·地理志下》:“子男之国, 虢会 为大,恃势与险,崈侈贪冒。” 王先谦 补注:“崈、崇字同。”
(2).谓崇尚奢侈。《旧唐书·孝友传·崔沔》:“俭,德之恭也;侈,恶之大也……是不可以越礼而崇侈于宗庙也。”
(3).高大华丽。《左传·昭公八年》:“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 汉 徐干 《中论·亡国》:“杀戮不辜,刑罚滥害,宫室崇侈,妻妾无度。”
(4).崇高伟大。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使休光美实,日新岁益,閎远崇侈,循之无穷,至千万世,永有法则。”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崇侈相关的成语,如“崇洋媚外”、“奢华浪费”等,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生日派对太崇侈了,有很多昂贵的礼物和奢华的蛋糕。2. 初中生:现在的年轻人太崇侈了,总是买最新款的手机和名牌服装。3. 高中生:我们应该反对崇侈,提倡节约和环保的生活方式。4. 大学生:大家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要陷入崇侈和浪费的陷阱。
- 故事起源
- 崇侈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礼记·玉藻》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一个国王过度追求奢侈和享乐,不顾百姓疾苦的故事。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容崇尚奢侈和沉迷享乐的人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崇侈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上,仰望着天空中的奢华和享乐的云彩,表示这个人过度追求奢侈和享乐,沉迷于奢侈的生活方式。
- 词语结构
- 崇侈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详细解释
- 崇侈是由“崇”和“侈”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崇指尊崇、崇拜,侈指奢侈、浪费。崇侈形容人过分崇拜奢华和享乐,沉迷于奢侈的生活方式,不顾节俭和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