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窜改的词语解释
窜改的意思
拼音:cuàn gǎi    注音:ㄘㄨㄢˋ ㄍㄞˇ
基本解释

[释义]
(动)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构成]
偏正式:窜〔改
[例句]
窜改文章。(作谓语)

近义词

篡改、点窜、修改、编削、修削、删改、改削

英文翻译

1.alter; manipulate; tamper with; falsify

详细解释

◎ 窜改 cuàngǎi
[tamper with] 改动;删改
这账簿已被窜改
改易;改动。《新唐书·姦臣传上·许敬宗》:“及 敬宗 身为国史,窜改不平,专出己私。”《明史·袁炜传》:“﹝ 煒 ﹞与 阶 同总裁《承天大志》……诸学士呈稿, 煒 窜改殆尽,不以让 阶 。” 汪辟疆 《唐人小说·沉亚之<湘中怨解>按语》:“《异闻集》为 唐 人 陈翰 编集当世传奇志怪之文,而多所窜改。” 郭沫若 《雄鸡集·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问题》:“书上有些比较可靠的民间歌谣,虽然不多,但很可贵。因为他是第一手的资料,纯粹的资料,不是经过窜改的。”

基本含义
指篡改、改动本来的内容。
使用场景
窜改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情境,如新闻报道中的信息篡改、历史文化中的事实篡改、学术研究中的数据篡改等。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或团体对他人言论或作品的恶意修改。
故事起源
窜改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代,文字的传播主要依靠手抄和刻印,容易被篡改。窜改成语的故事起源不太明确,但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在手抄和刻印过程中,可能会对原本的内容进行改动,以符合自己的观点或需求。
词语结构
窜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窜”和“改”。这两个字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准确地描述了对内容进行篡改或改动的行为。
例句
1. 他窜改了这篇文章的结论,以符合他的观点。2. 这个新闻报道被指控窜改了事实,失去了真实性。3. 历史上有一些人窜改了文献,以掩盖真相。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窜改”的技巧可以是联想记忆。可以将“窜改”与篡改文字的行为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在一本书上用刀子乱划乱改,窜改了书中的内容。
延伸学习
想要深入了解“窜改”这个成语,可以学习相关的历史事件、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了解窜改行为的影响和后果。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窜改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窜改了他朋友的涂鸦画,把画中的小狗改成了小猫。2.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在考试时不能窜改答案,要诚实守信。3. 初中生:这篇文章被指控窜改了历史事实,要重新修改。4. 高中生:新闻报道窜改了事实,引起了公众的质疑和批评。5. 大学生:学术界对数据窜改的行为持零容忍的态度,这是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0)
诗文中出现“窜改”的诗词

留客

不惜崇朝饮,仍将旧事论。

驿程同窜改,村市共卑喧。

过客珠为履,归人荜是门。

已拚形迹忘,耐可坐云根。

(0)

斋中读书·其五

孔门善说《诗》,子云商起予。

流传大小毛,授受大小《序》。

纵有齐鲁韩,见之色斯阻。

夹漈一后生,攻以烈火炬。

先儒误听信,凿枘生龃鼯。

微言忽中绝,大义不复举。

闻人左丘明,著书秦相吕。

其言虽近诬,其事颇足取。

国侨赋《褰裳》,晋为退师旅。

《木瓜》美齐桓,情岂系男女。

诗教厚人伦,诲淫何独许。

可怪上蔡师,为力亦太钜。

芟弃郑卫篇,窜改《雅》《颂》所。

谁为辨异同,复遵笺传语。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