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庭诰的词语解释
庭诰的意思
拼音:tíng gào    注音:ㄊㄧㄥˊ ㄍㄠˋ
使用场景
庭诰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官方发布的通知、命令或公告。在现代社会,可以用来形容政府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公告或通知。也可以用来形容领导或上级发出的命令或指示。
例句
1. 政府发布了一份庭诰,要求全体市民遵守交通规则。2. 领导发出庭诰,要求我们加班加点,完成任务。
基本含义
指官府公告或皇帝的谕旨,也用于泛指官方的命令或通知。
基本解释

古代指家训文字。亦泛指家教。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庭誥者,施於闺庭之内,谓不远也。”《南史·颜延之传》:“﹝ 延之 ﹞闲居无事,为庭誥之文以训子弟。” 清 黄宗羲 《仇公路先生八十寿序》:“﹝ 沧柱 ﹞亦以湛心经术,墨守庭誥,故文章风韵,主盟当世而无愧。”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政府、命令、通知相关的成语,如“诏书”、“公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了一个庭诰,要求我们认真完成作业。2. 初中生:校长发出一份庭诰,号召全校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3. 高中生:政府发布了一份庭诰,呼吁市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4. 大学生:学校发出一份庭诰,要求学生严守学术规范,杜绝抄袭行为。
故事起源
庭诰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故事。当时,秦始皇发布了一道诏书,命令全国各地修筑长城,这个诏书被称为“庭诰”。因此,“庭诰”这个成语就源于秦始皇的这道命令。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古代的官员,站在官府的大堂上,接收到皇帝的谕旨,这就是庭诰。
词语结构
庭诰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详细解释
庭诰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庭”指的是官府的大堂,也可以理解为官方或政府;“诰”指的是公告、谕旨或通知。庭诰一词原指官府公告或皇帝的谕旨,后来泛指官方的命令或通知。
(0)
诗文中出现“庭诰”的诗词

题汪孟慈礼堂授经图

儒林有丈人,学究天人奥。

通眉举明经,遽赴玉楼召。

于时询童乌,芳龄始逾悼。

客来执诗问,瑟僩了义妙。

文人厄九命,后嗣终食报。

宦达何足言,持身等圭瑁。

绣衣争国论,彩笔述庭诰

鲤庭旧闻存,伊今洵克效。

嗟子废《蓼莪》,哀思正周调。

寸草腐无称,辜负春晖照。

承君犹不弃,示我图中貌。

努力振家声,相期在忠孝。

(0)

挽盛康联

疑年与勿庵香树颉颃,文献东南,遗型犹见承平旧;

令子负崔从李揆风望,山河箕尾,庭诰常留左右篇。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