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洋相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或言行不得体,给人留下尴尬或不好的印象的情况。比如,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穿着不得体,就可以说他在这里闹洋相。
- 例句
- 1. 他在宴会上大声喧哗,真是闹了个大洋相。2. 她穿着不得体的衣服去参加婚礼,简直是在给自己找洋相。
- 基本含义
- 形容行为或言语举止出格、不得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 基本解释
◎ 洋相 yángxiàng
[cut a poor figure;blunder] 逗人发笑的怪样子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与外国交往的历史,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和行为规范可以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得体。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课堂上做了个大洋相,被老师批评了。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个同学穿着奇怪的衣服来上学,真是闹了个大洋相。3. 高中生:他在演讲比赛中紧张得忘了自己的台词,真是给自己找洋相。4. 大学生:他在毕业典礼上跳舞,虽然很有才华,但却给人留下了不太正式的洋相。
- 故事起源
- 关于洋相的故事起源较为模糊,但可以追溯到中国与外国交往的早期,当时中国人对外国文化和习俗不太了解,外国人在中国展示的行为举止常常与中国传统习惯相悖,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奇特的行为举止被称为洋相。
- 英文翻译
1.silly sight; awkward behaviour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洋相与“外国人”联系起来,洋相源自于对外国人行为举止的奇特和不得体的印象。可以通过想象外国人在中国展示的不符合中国传统习惯的行为来记忆洋相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洋相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1).逗人发笑的怪样子。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三章:“连 郭祥 这个一向活泼的、无拘无束的洋相鬼,也不知道从哪说起了。”
(2).指令人可笑、可厌的丑态。 郭澄清 《大刀记》第八章:“ 梁志勇 放出两条威人的视线,逼望着这些洋相百出的怕死鬼们,不由得心中好笑。”参见“ 出洋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