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伯乐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有眼光、能够识别并提拔人才的人。它可以用来夸奖那些善于发现潜力、培养人才的领导者,也可以用来形容在各个领域中具有独到见解和眼光的人。
- 例句
- 1. 他是我们公司的伯乐,能够发现有潜力的员工并提拔他们。2. 这位教练是一位真正的伯乐,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
- 基本含义
- 指能识别人才的人。
- 基本解释
◎ 伯乐 Bólè
[Bole,the horse connoiseur] 相传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伯乐”不但指个人,还可以用于集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唐· 韩愈《杂说》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伯乐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的马匹饲养和训练的知识,以及中国古代的养马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的伯乐,她总是能够发现我们的优点并帮助我们成长。2. 初中生:我的篮球教练是一位真正的伯乐,他发现了我的篮球天赋并培养了我。3.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成为自己的伯乐,发现和提升自己的潜力。4. 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位伯乐,帮助我们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5. 成年人:在企业中,领导者应该成为伯乐,能够发现和培养人才,推动组织的发展。
- 故事起源
- 伯乐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据说,伯乐是一个懂得鉴别马匹的人,他能够凭借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独到的眼光,发现优秀的马匹,并将他们推荐给需要的人。因此,伯乐成为了识别人才的代名词。
- 英文翻译
1.a good judge of talents (a name of a legendary person in the state of Qin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ho excelled in evaluating horses)
- 记忆技巧
- 要记忆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伯乐这个人是一个能够识别马匹的专家,他能够发现出色的马匹并将他们推荐给需要的人。因此,伯乐代表了识别人才的能力。
- 词语结构
- 伯乐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伯”和“乐”。
- 详细解释
(1). 春秋 秦穆公 时人,姓 孙 ,名 阳 ,以善相马著称。他认为一般的良马“可形容筋骨相”;相天下绝伦的千里马,则必须“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列子·说符》。《庄子·马蹄》:“及至 伯乐 ,曰:‘我善治马。’” 陆德明 释文:“ 伯乐 ,姓 孙 ,名 阳 ,善驭马。”《吕氏春秋·观表》:“古之善相马者……若 赵 之 王良 , 秦 之 伯乐 九方堙 ,尤尽其妙矣。”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之一:“臣闻騏驥长鸣, 伯乐 昭其能。”
(2).喻指有眼力,善于发现、选拔、使用出色人才者。 唐 韩愈 《杂说》:“世有 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 不常有。” 清 纳兰性德 《长安行赠叶訒庵庶子》:“世无 伯乐 谁相识,驊騮日暮空长嘶。” 孙犁 《秀露集·关于编辑和投稿》:“有时是编辑一眼看高,一眼看低,这叫没遇见 伯乐 。”
(3).星宿名。《庄子·马蹄》:“及至 伯乐 ” 陆德明 释文引《石氏星经》:“伯乐,天星名,主典天马。 孙阳 善驭,故以为名。”《晋书·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