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发科的词语解释
发科的意思
拼音:fā kē    注音:ㄈㄚ ㄎㄜ
基本解释

(1).指传统剧演出中角色所作的滑稽动作和表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众僧见旦发科。”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四折:“[正末做劝跌倒科云:] 张千 ,我须有些瘸。[ 张千 发科云:]你何不早説与我。”
(2).谓开始某种行动。《水浒传》第二一回:“ 阎婆 道:‘……老娘一双眼,却是琉璃葫芦儿一般,却纔见押司努嘴过来,叫你发科,你倒不攛掇押司来我屋里,颠倒打抹他去。’”
(3).科举考试应试得中。《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少年发科,到都下会试。”《镜花缘》第七回:“莫非姪女也想发科发甲去做官?”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学术、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取得重大成就。
详细解释
发科源自于古代科举制度,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是非常严格和竞争激烈的,只有通过考试才能成为官员。因此,发科一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科举考试中通过,并取得了高分或者高级别的成绩。后来,发科的含义扩展到其他领域,表示在某个学科、技术或者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使用场景
发科常用来形容在学术、科技、艺术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或者重大成就的人、事物或者事件。可以用于表扬他人的成就,也可以用于自我表达成就。
故事起源
发科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的《红楼梦》中。在小说中,贾宝玉参加科举考试,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被称为“发科”。这个故事被后人广泛传颂,使得“发科”成为了表达取得重大成就的成语。
词语结构
发科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发”和名词“科”组成。
例句
1. 他在数学竞赛中发科,获得了冠军。2. 这个科学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真可谓是发科。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参加科举考试,通过考试后,大家都在称赞你“发科”的成绩。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和演变,以及其他与科举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在期末考试中能够发科,得到好成绩。2. 初中生:他在数学竞赛中发科,赢得了一等奖。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够在高考中发科,被理想的大学录取。4. 大学生及以上:他在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真可谓是发科。
(0)
诗文中出现“发科”的诗词

警世七律四则·其二

石崇豪富范丹贫,世事如棋局局新。

阴地不如心地好,买科便是发科人。

在山靠山水靠水,装鬼像鬼神像神。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朝天子一朝臣。

(0)

送胡直秀才下第归南京胄监生

发科场未得名,乡闾先达半诸生。

典文深有披沙恨,失路能无抱玉情。

夜雨灯窗归上舍,春风花柳别都城。

秪今且让诸年少,他日鳌头属老成。

(0)

次韵滕子济礼部考古图

苍史失古法,赤刀有遗书。

经毁秦汉后,器追禹夏初。

古人不吾接,有感谁与袪。

尚怜盲左生,文字记鲁壶。

哀哉泗水没,不复知鬼魖。

英英华省郎,捃摭收遗馀。

异书人不识,善本手自摸。

壁中发科斗,海底出珊瑚。

篆籀既识职,钟鼎各应图。

要当知百世,何止举一隅。

似逢东里生,张华与之俱。

谈倾河海江,下卷郑白渠。

我老尘埃中,牒诉惨不舒。

思陪种柳潜,愿逐耦耕沮。

锦囊不应开,欲和聊复徐。

颇怜平生心,用意真僻儒。

识字恨不博,块焉无与虞。

图书许借否,髯滕意何如。

莫作骊龙仙,靳吝五色珠。

鸱夷或未办,当奉酒一盂。

(0)

送袁二守之武□

为惜天涯别,河桥载酒频。

绿杨随处合,白鸟去边明。

侧听循良誉,能忘故旧情。

发科君有祖,应不坠家声。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