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无可挑剔的形象。也可用于形容一个组织、机构或国家的声誉非常好,备受尊敬。
-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保持着金身的形象,没有任何丑闻。2. 这个公司的金身在业界非常有名,大家都对他们的诚信赞不绝口。
- 基本含义
- 指佛像或菩萨像身上所镀的金层,比喻人的声誉、名誉或形象非常好,无可挑剔。
- 基本解释
装金的佛像。 唐 司空曙 《题凌云寺》诗:“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龕灯焰隔烟萝。”《西游记》第七七回:“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 叶剑英 《过五台山》诗:“千年古刹千年债,万个金身万姓粮。”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佛教和佛像的知识,深入理解金身的概念和象征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金身学生,每次都能拿到满分。初中生:这个老师是我们学校的金身,大家都非常尊敬他。高中生:他的金身形象在同学之间非常出名,大家都对他敬仰有加。大学生:这个组织的金身在社会上非常有声望,很多人都愿意加入。成年人:他一直保持着金身形象,从来没有做过令人失望的事情。
- 故事起源
- 金身一词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中,用来形容佛陀的形象和品质。佛教认为佛陀具有无比崇高的智慧和慈悲,他们相信佛陀的形象是无可挑剔的,所以用金身来形容。后来,这个概念延伸到了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人的声誉和形象。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金身”与佛陀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佛陀金身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金身是一个名词,没有其他结构。
- 详细解释
- 金身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佛像或菩萨像身上所镀的金层。这层金层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象征着佛陀的崇高和无可挑剔的品质。因此,成语“金身”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人的声誉、名誉或形象非常好,毫无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