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木舌的词语解释
木舌的意思
拼音:mù shé    注音:ㄇㄨˋ ㄕㄜˊ
使用场景
木舌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口齿不清楚,说话不利索。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形容一个人在公众场合发言时口齿不清,或者形容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例句
1. 他说话总是木舌,很难听懂他的意思。2. 她虽然木舌,但是她的思维非常清晰。
基本含义
指说话不利索,口齿不清楚。
基本解释

(1).指木质的铃舌。《书·胤征》“遒人以木鐸徇於路” 孔 传:“木鐸,金铃木舌。”
(2).喻指不言之舌。《太平广记》卷二二引 唐 吕道生 《定命录·张冏藏》:“僕不远千里裹粮,非徒行耳,必谓明公有以见教,而含木舌,不尽勤勤之意耶?”
(3).犹结舌,闭口不说话。《后汉书·黄琼传》:“言之者必族,附之者必荣,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塞陛下耳目之明,更为聋瞽之主。”
(4).一种病症。舌头肿胀木硬。《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木舌》:“木舌心脾积热成,肿胀木硬证多凶。”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口齿相关的成语,如“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等,可以扩展你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说话木舌,老师经常听不懂他说的话。2. 小学生:我有一个同学说话木舌,但他的数学很好。3. 初中生:他虽然口齿不清,但是他的思维非常清晰。4. 高中生:有些人虽然说话木舌,但他们的才华无法用语言表达。5. 大学生:在公众场合发言时,要注意不要说话木舌,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故事起源
关于木舌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从成语的结构来推测其起源。成语中的“木”指的是木头,而“舌”指的是舌头。木舌的起源可能与古代木偶戏有关,木偶戏中的木头人物无法说话清晰,因此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英文翻译

1.【医】swollen and rigid tongue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木舌”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舌头变成了木头,无法灵活地说话,从而形容一个人的口齿不清楚,说话不利索。
词语结构
主语 + 木舌
详细解释
木舌是由“木”和“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木指的是木头,舌指的是舌头。木舌形容说话不利索,口齿不清楚,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0)
诗文中出现“木舌”的诗词

和六府诗

金门朱轨躅,吾子盛簪裾。

木舌无时用,萍流复在余。

水乡访松石,兰泽侣樵渔。

火洲方可至,地肺即为居。

土牛自知止,贞心达毁誉。

谷稼有时隙,乘植望白榆。

(0)

送傅野

国学先生石与孙,金铃木舌士林间。

欲将天下观诸掌,之子从今上泰山。

(0)

为痴绝和尚赞初祖达磨并马大师画象·其一

穿耳耳未尝穴,缺齿齿未尝折。

北度一苇可航,西归只履自挈。

或谓之空劫已前中流砥柱,或谓之拈花已后金口木舌

或曰正宗别调,又曰直指曲说,皆非吾之所谓道也。

若夫求大乘器,走十万里,俟人作兴,器岂大乘。

夙负先觉,礼闻来学。学而知之,既远且邈。

负是四者,吾恐五竺之铁不足铸此错也。

(0)

和山水吟

七闽佳山水,秀气郁苍苍。

钟而为人物,事业亦叵量。

我生古瀛州,地匪中州丑。

虽然得文公,木舌而金口。

自惟禀受不坚申,安得玉骨秋水神。

几番分欲躬樵苏,手足况有禹偏枯。

禹犹尽力导河洛,功业何啻等山岳。

予惟食粟类曹交,所至于人成落落。

勿谓广之东,安得万人雄。

地本不爱宝,赋予由来公。

闽广虽异地,人物差可拟。

尔来擢伦魁,亦复有人耳。

声价压天下,争睹如星凰。

泰山一毫芒,更有万丈长。

(0)

寄子尹镇远

贵西远卸三日宫,奚囊剩贮朱提山。

归鞍未解檄东去,去傍潕溪溪上路。

校官如此那可说,笑尔此时真木舌

代耕得似上农无,残秋定补春镫缺。

岁暮风光不可亲,还愁白发对春春。

遥知一老荒江上,满目寒云忆故人。

(0)

南山宣圣庙窃见太守黄公题名有作·其二

数仞环分一径深,讲筵深处暮烟沈。

金铃木舌新扬意,忠孝昭昭剌史心。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