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示寂的词语解释
示寂的意思
拼音:shì jì    注音:ㄕㄧˋ ㄐㄧˋ
使用场景
示寂这个成语在表达人们悲痛、哀思的情感时常常使用。比如,在丧失亲人的葬礼上,亲友们会示寂,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在遭遇重大打击或失败后,人们也会示寂,表现出内心的悲痛和沉痛。
例句
1. 在他的葬礼上,亲友们低声示寂,表达对他的哀思。2. 在这个失败的项目结束后,大家默默示寂,心中充满了沉痛的悲伤。
基本含义
指表现出深沉的哀思、悲痛之情。
基本解释

◎ 示寂 shìjì
[Parinirvana;passing away of a monk or nun] 佛教指佛、菩萨或高僧死去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诗歌或散文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示寂这个成语。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悲伤、哀思相关的成语,扩大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在爷爷去世后,我哭得很伤心,全家人都示寂。初中生:当听到班主任突然辞职的消息时,我们全班同学都示寂,因为我们非常喜欢他。高中生:在考试失败后,他示寂了很长时间,因为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非常失望。
故事起源
示寂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鲁国的大夫子羡在父亲去世后,为了表达对父亲的哀思,他不吃不喝,整日示寂,表现出深沉的悲痛之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示寂这个成语:1. 将示寂的发音记忆为“shì jì”,并与含义“表现出深沉的哀思、悲痛之情”联系在一起。2. 想象一个人孤独地坐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表现出内心的悲伤和沉痛,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示寂的意义。
词语结构
示寂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详细解释

佛教语。称佛菩萨及高僧身死。寂即梵语“涅槃”的意译。言其寂灭乃是一种示现,并非真灭。《古尊宿语录·衢州子湖山第一代神力禅师语录》:“﹝ 子湖和尚 ﹞ 唐僖宗 广明 中示寂。” 宋 秦观 《圆通禅师行状》:“﹝ 圆通禪师 ﹞既行,道过 龙游 ,留一月,会 达观 示寂。”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鬼》:“ 般禪佛 又曰 般疹佛 ,盖因出痘而示寂也。” 赵朴初 《菩萨蛮》词序:“ 万慧 法师南行五十餘年,老隐 摩谷 ,余数游 缅甸 皆未得见。一九六○年春又访 缅 ,师已示寂,赋此志悼。”

(0)
诗文中出现“示寂”的诗词

阿育王寺舍利殿

我昔讽经大涅槃,悲涕震动惊人天。

津梁欲倦不得倦,说法示寂真能贤。

金刚体碎舍利出,化身为塔周大千。

惜哉争宝八国主,食嗔一念森戈鋋。

滔天业力极阿育,忏悔回向终洗湔。

役神渡海福震旦,光芒涌地生青莲。

我今来游育王寺,重逢龙藏惊前缘。

涂金构架庋舍利,殿中一塔光巍然。

后方横卧涅槃佛,广榻大被凝香烟。

支颐曲肘示安隐,眼光欲坠仍依连。

龛灯夜寂暂趺坐,静中至听奔雷泉。

尘劳八万四千劫,深恐扰佛清净眠。

山僧精诚贯智勇,开径营造空后前。

庄严华美相具足,孰云漏果成唐捐。

顶礼百拜者谁子,欲以肉眼窥牢坚。

非真非幻漫参想,谁知舍利在汝边。

(0)

长干宝塔放光偈

戊午孟冬丙辰朔,长干塔下闻天乐。

洪公大建华严期,贤圣粉纭齐赴约。

百千善信云从龙,遐迩资粮川就壑。

众香缥缈烟岚浮,万烛炜煌星斗错。

欲表南询五十三,法筵清众仍相若。

绕塔幢幡四色分,开经钟鼓三通作。

梵呗同宣出妙音,见闻随喜生欢乐。

始知无碍法门中,处处圆融非住著。

只消半偈悟无生,能使群迷趋正觉。

一体均沾法乳恩,情与无情学无学。

野禽并作迦陵鸣,霜风亦共天花落。

塔顶金光觉倍明,塔心宝相如新琢。

铃索时时杂《濩》、《韶》,檐廊夜夜栖鸾鹤。

八面玲珑透碧霄,九层宛转流丹雘。

卷石三山钟阜低,弹丸千里舆图缩。

门门皆得见如来,俨然弥勒开楼阁。

金刚密迹驱雷霆,宝杵灵威失干莫。

慧灯无尽破重昏,甘露洪施济枯浊。

亦如多宝现全身,为听莲华从地跃。

由来此塔非寻常,七宝龛中舍利藏。

往昔神光犹间发,况今大法重敷扬。

啐啄因缘相辏泊,七十二门同放光。

光中出生无量塔,一一悬灯散妙香。

香光庄严亦何限,遍涌金莲坐宝王。

十方菩萨如鳞次,八部天龙若雁行。

化佛光明复如是,法尔神通示寂常。

重重涉入极微妙,梵网珠交心自耀。

此光本是世间稀,见者何人不欣乐。

或齐合掌向虚空,或举高声称佛号。

或投五体拜泥涂,或散千花熏塔庙。

或去忙呼眷属来,或频指点傍人道。

或上危梯或倚楼,或转悲伤或喜笑。

或感禅僧出定看,或留归客停车眺。

或有晏坐空林中,一任稠人自喧闹。

顿除热恼得清凉,病在还苏老还少。

默夺潜消魔外心,无遮重罪咸轻报。

其谁不愿发菩提,种种皆由塔光照。

此时见者诚有缘,莫因不见空哀怜。

即心自性君知不,见与不见皆天渊。

世尊八万四千塔,与我无缝相勾连。

穷劫至今曾不昧,海枯山击光依然。

诸人于此信得及,同泛华严大法船。

敬说此偈再礼塔,八万四千光现前。

(0)

诗偈·其三十四

须弥颓,五岳崩,大海竭,十方空。

乾坤尚纳毛头里,日月犹潜毫相中。

此是西国那提子,示寂不起现神通。

妙德启口问不二,忘言入理显真宗。

(0)

送聪首座游升

昔年龙河帝作宫,万础搆出金芙蓉。

祝釐至命黑衣相,董役乃是乌台公。

帝乘云去师示寂,瓦砾依然化金碧。

搥钟吹螺震天地,游从每振东南锡。

聪也金鳌背上人,金翅擘海驱波神。

典座南屏万峰上,高阁瞪睨青嶙峋。

来吴欲作凤台去,词锋欲写秦淮树。

业材参天必豫章,匠石何尝后梁柱?

渺渺长江无尽流,诗成为寄波间鸥。

自昔六朝帝王州,老夫每欲东南游。

白下江山暮云合,乌衣巷陌斜阳愁。

古人销亡景物在,著我一赋商声讴。

(0)

双林善慧大士录赞

弥勒栖神兜率天,下生此土犹久远。

化身无数在世间,善慧大士乃其一。

于中深秘菩萨行,而外示现凡夫相。

佃猎渔捕悉与同,娶妻生子亦复尔。

忽然照水知宿因,本来神智皆具足。

双林净土坐道场,说法度脱无量众。

为欲化导群生故,六度四心为依止。

田园庐舍诸器用,奴婢妻子亦弃捐。

而以营修大法会,盖行布施摄悭贪。

强夫暴客与魔民,豪夺追逐共诬谤。

更以软语安慰之,盖行忍辱摄瞋恚。

精进摄诸懈怠者,昼夜行道不休息。

持戒摄诸毁禁者,敷草而坐食粗粝。

智惠禅定无有边,摄诸痴乱亦如是。

慈悲喜舍救众生,微妙宏深难测识。

虽依如是众法门,亦不于此而常住。

辨才演说无滞阂,譬如空谷中答响。

歌颂句偈自成章,纵横颠倒皆通达。

神通游戏得自在,聊以折伏不信心。

异香殊相放妙光,一叩宫门馀悉启。

住是解脱不思议,正如长者维摩诘。

应世阐化靡不齐,故于行道常接后。

化缘已毕示寂灭,迄今何翅五百年。

虽有文字传未来,芜颣不能发实相。

我观龙津大居士,已能深入不二门。

应缘虽现宰官身,于诸世味如嚼蜡。

燕闲清净无所为,乃以笔墨为法施。

芟除润色出妙语,善慧之书乃光焰。

佛子若观善慧书,当知三士无异法。

毗耶离城双树林,及此龙津元一处。

受持读诵善思维,普愿发心无上道。

(0)

天王院新塑释迦像金色珠赞

稽首释迦文,善逝天人师。

缘终示寂灭,无量舍利子。

悉建窣堵波,天人共瞻礼。

像法住世间,化导诸有情。

亦示大神变,摄伏不信者。

璀璨真金色,清净妙宝珠。

即彼土木中,现此希奇事。

有来瞻礼者,随取即与之。

既与出愈多,不可为量数。

当观舍利子,及此金色珠。

坚固与虚脆,无异无差别。

佛子具智慧,悉发敬信心。

勇猛勿复疑,归依无上道。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