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犹茫然。模糊不清。《墨子·经说下》:“意,相也。若‘楹轻於秋’,其於意也洋然。” 谭戒甫 校释:“洋然,犹言汒然;汒洋叠韵联绵字,义得通也。又《集韵》:‘汒,亦作芒;通作茫。’则茫然,犹言茫昧然,不可知之貌也。”
(2).舒缓自在貌。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予尝见丞相 荆公 喜放生,每日就市买活鱼,纵之江中,莫不洋然。”
忧思貌。 明 宋濂 《凝道记上》:“ 龙门子 仰瞻俯睨,洋然若有得者,乃赋《白云》之歌……歌罢,復北面而叹。”
- 基本含义
- 形容态度自然大方、从容不迫。
- 详细解释
- 洋然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洋指外国,然指自然。洋然形容一个人的态度自然大方、从容不迫,不受拘束。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人的举止和态度。
- 使用场景
- 洋然通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举止得体、从容自信。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陌生环境中表现得很自然,不受外界干扰,或者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和镇定。
- 故事起源
- 洋然这个成语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自宋代杨时所写的《洋然洞记》,记述了一个名叫洋然的人在困境中表现得非常从容自信。另一种说法是源自明代杨慎所著的《洋然志》,也是描述了一个名叫洋然的人在困境中保持镇定和冷静。
- 词语结构
- 成语洋然由两个汉字组成,洋和然,洋作为形容词,表示外国的意思,然作为副词,表示自然的意思。
- 例句
- 1. 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得洋然自若。2. 她在陌生的环境中仍然能够保持洋然的态度。3. 尽管遇到了很多挫折,他仍然保持着洋然的心态。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洋然与一个自信从容的人联系起来,想象这个人在困境中仍然保持镇定和自然的态度,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同时,你也可以学习更多关于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知识,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洋然自若。2. 初中生:尽管考试很难,她仍然保持洋然的心态去应对。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他能够保持洋然的态度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