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隐覈的词语解释
隐覈的意思
拼音:yǐn hé    注音:ㄧㄣˇ ㄏㄜˊ
使用场景
隐覈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故意掩盖真相,不愿意承认错误或过失的行为。它可以用于描述政治、法律、商业等领域中的欺诈、虚假宣传或隐瞒真相的行为。
例句
1. 他隐覈了自己的身份,以获得更多的利益。2. 这家公司操纵财务报表,隐覈了真实的经营状况。
基本含义
隐藏、掩饰真相
基本解释

审核,查实。《后汉书·孔融传》:“辟司徒 杨赐 府。时隐覈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 融 多举中官亲族。”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六》:“隐覈之法,凭乎簿书,簿书既广,必藉众功,藉众功,则政由羣吏。”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隐覈相关的成语,如“隐恶扬善”、“隐忍不言”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该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隐覈了自己的错误,没有承认。2. 初中生:这个政府官员隐覈了自己的贪污行为,没有被人发现。3. 高中生:这位演员隐覈了自己的犯罪记录,企图重返娱乐圈。4. 大学生及以上:这家公司通过虚假宣传隐覈了产品的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受骗。以上是关于成语“隐覈”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隐覈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屈原的贤臣,他忠诚于楚国,但却被一些奸臣栽赃陷害,最终被贬到了边远地区。屈原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关怀,写了一篇名为《离骚》的长篇诗歌,批判了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然而,这些奸臣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故意篡改了《离骚》的内容,使其变成了一篇颂扬奸臣的诗歌。这个故事中的隐覈,形象地表达了人们掩盖真相的行为。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隐覈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隐藏”和“掩盖”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同时,也可以将其与故事起源中的屈原的遭遇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隐覈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隐”是动词,意为隐藏、掩盖;“覈”是动词,意为查明、辨别。
详细解释
隐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隐”指隐藏、掩盖,“覈”指查明、辨别。隐覈的基本含义是隐藏或掩饰真相,有时也指掩盖错误或过失。
(0)
诗文中出现“隐覈”的诗词

新设屯田

庙议既不与,屯田徒有名。

河北山东地,水利难与争。

当先布赏格,有司乃奉行。

隐覈召民种,亦须三年成。

吁嗟恐不及,不如先议兵。

兵既不如议,田亦何由耕。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