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服食五石散。 晋 王羲之 《与人书》:“以大近不復服散,当将陡釐也。此药为益,如君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南郡 被召作太子洗马,船泊 荻渚 。 王大 服散后已小醉,往看 桓 , 桓 为设酒。”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之二:“谈玄麈尾抛云底,服散龙胎在酒中。”参见“ 五石散 ”。
- 基本含义
- 指服用药物后,疾病迅速消除或病情好转。
- 详细解释
- 服散一词的意思是服用散剂药物后,疾病得到缓解或康复。它形象地比喻通过正确的方法和药物治疗,疾病能够迅速消除或病情好转。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疾病得到有效治疗或病情迅速缓解的情况。也可用于比喻解决问题、化解危机等情况。
- 故事起源
- 《汉书·淮阴侯传》有记载,刘邦在一次战争中,因被敌军射中,箭尖留在了伤口内,他感到非常痛苦。后来,刘邦的医生用药散剂将箭尖溶解掉,刘邦疼痛立即缓解,伤口也逐渐愈合。从此,人们形容疾病得到迅速治疗或康复的情况为“服散”。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服”和“散”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病情终于服散了。2. 这种药对于感冒的治疗非常有效,服散后症状会迅速缓解。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服散”想象成一个人服用药散后,疾病迅速消失,恢复健康的形象。可以通过与实际生活中的医疗场景联想,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健康、医疗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病入膏肓”、“药到病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得了感冒,妈妈带我去看医生,医生开了药,我每天按时服药,很快就服散了。2. 初中生:她生病了,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开了药方,她服散后病情有所好转。3. 高中生:考试前,我感到很紧张,但是通过努力复习,我的紧张情绪逐渐服散了。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