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军帖的词语解释
军帖的意思
拼音:jūn tiě    注音:ㄐㄩㄣ ㄊㄧㄝ ˇ
基本解释

◎ 军帖 jūntiě
[military directives or announcements] 古代指军事文告
昨夜见军帖。——《乐府诗集·木兰诗》

详细解释

军中的文告。古乐府《木兰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基本含义
指军队中传递命令、指示的书信或文书。
使用场景
军帖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传递指示或命令的方式,也可用来比喻传达消息、信息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军帖来描述通过书信、短信、邮件等方式传递指示或命令的情况。
故事起源
军帖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是指古代军队中传递命令的书信。古代战争时期,军队指挥官为了确保军队的行动有序,常常需要通过书信来传达命令和指示。这些书信被称为军帖,成为古代军队中重要的指挥工具。
词语结构
军帖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将军亲自起草的军帖,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了全军官兵。2. 领导通过邮件发出军帖,要求大家按时完成任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军帖”这个成语与古代军事中的指挥方式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下古代将军亲自起草的军帖,通过传令兵传达给下属部队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军事有关的成语,如“军令状”、“兵临城下”等。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黑板上的军帖告诉我们明天要考试。2. 初中生:校长发出军帖,要求全体学生参加运动会。3. 高中生:老师通过微信发来军帖,告诉我们下周要进行模拟考试。4. 大学生:实习公司通过电子邮件发来军帖,要求我们按时提交实习报告。
(0)
诗文中出现“军帖”的诗词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0)

对联

潇湘雨,洞庭月,沧海日,赤城霞,广陵涛,彭蠡烟,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右军帖,薛涛笺,司马史,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0)

木兰从军

萧娘吕姥秽青史,闺中乃有奇女子。

手持军帖替爷征,黑水黄河去何驶。

风萧萧兮班马鸣,沙场谁识夫人城。

数千里外爷娘泪,十二年中鼓角声。

功成露布飞驰草,女儿画上淩烟姣。

明驼千里赋归来,生女反较生男好。

即今试向塞垣行,尚想当时出塞声。

不知女将今何在,惟有狼烟万缕生。

(0)

木兰辞

纂纂墙下枣,人生不如在家好。

木兰夜织流黄机,窗间络纬啼复啼。

平明军帖疾如羽,阿爷无男止生女。

木兰下机换戎装,灯前不洒泪千行。

髻捐金雀钗,耳脱明珠珰。

左持白羽箭,右挽青丝缰。

一朝姓字上军籍,军中不知是女郎。

祁连山前秋草白,马上单于吹筚篥。

霜花如钱风格格,万里黄云度沙碛。

木兰在边十二年,论功还谒九重天。

九重敕赐尚书诰,木兰感恩不敢言。

乞身朝出金门去,还家犹记庭前树。

入门先解战时衣,明朝复上流黄机。

木兰忠孝有如此,世上男儿安得知。

雄雉声角角,雌雉嘴啄啄。

两雉上天飞,谁能辨我是雄雌。

(0)

秣陵织业行

秣陵无好丝,但夸织工巧。

非徒经纬多,亦贵颜色姣。

承平之日甲天下,水载以舟陆运马。

富商大贾工负贩,仰给至无游手者。

兵燹以来未复业,湘乡相公发军帖

招集四方织户来,吱吱轧轧机房开。

机房开,丝不贱。

火船载丝出洋去,富者乾没贫不便。

今年丝价高于珠,我见童子泣路隅。

自言家有织机匠,年年衣食才有余。

而今十机不织一,身闲那得摇丝车。

我为童子三叹息,长官机捐设正急。

(0)

米元章临谢安八月帖赞

八月一帖,无为宝晋之刻,则其初也。

兵燬而后重取而镌,遗其精而得其粗也。

京口供军之碑,绍兴所传,芾之书也。

此帖亦其同时,同出于尚方之储也。

芾之嗜帖,所谓麻纸十万,足以验其平生之工夫也。

字与跋皆不同,盖所临虽出一手,而其所得之时日则殊也。

军帖字之所以寡,出于率意之真,而此二帖则皆临而非摹也。

京口海岳,芾所居也。

两临本之并传,尚可以见其人之绪馀也。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