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傲态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不尊重他人、自负过度的人。
- 例句
- 1. 他对别人总是带着傲态,从来不愿意与他人合作。2. 她的傲态使得她很难与人建立友好的关系。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态度高傲自大,不屑一顾。
- 基本解释
傲慢的态度。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而 太炎 先生对于弟子,向来也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然。”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二五章:“也许 徐鹏飞 为了对付 严醉 ,应该稍稍收敛一下独断专行的傲态,减少别人对他的猜忌。”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态度和情感相关的成语,如“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摆出一副傲态,不愿意和我们一起玩。2. 初中生:她的成绩很好,但是她对其他同学总是带着傲态。3. 高中生:他在学校里非常受欢迎,但是他从不表现出傲态。4. 大学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带着傲态,看不起其他人。5. 成年人:在职场上,不应该带着傲态对待同事和下属,要保持谦虚和尊重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傲态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外物》篇。故事中,有一只自大的鹿,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角可以刺破任何东西。一天,鹿看到了一棵大树,它迈着傲慢的步伐,想用角刺破大树。结果,鹿的角被大树的坚硬树干刺伤了,鹿感到非常羞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傲慢自大的态度只会给自己带来困难和耻辱。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傲态与一个自大的鹿形象联想,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只鹿高傲地走着,令人不快地摇着头,这样就能够形象地记住傲态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傲态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属于形容词短语。
- 详细解释
- 傲态是由“傲”和“态”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傲意为骄傲、自负,态意为态度、样子。傲态形容一个人的态度高傲自大,不屑一顾。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自视甚高,看不起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