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辍己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个人在面对公共事务或集体利益时,能够舍弃个人私利,全心全意为大家着想的行为。可以用于表达对于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赞赏,也可以用于提醒自己或他人要摒弃个人私心,追求公共利益。
- 例句
- 1. 他为了社区的发展,辍己利他,全力投入到社区建设中。2. 领导者应当具备辍己的精神,为团队成员着想。
- 基本含义
- 放下自我,摒弃私欲。
- 基本解释
舍己。 唐 拾得 《诗》之十八:“运心常宽广,此则名为布。輟己惠於人,方可名为施。”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利人利己”、“利欲熏心”等,了解更多关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学习辍己的精神,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2. 初中生: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我要辍己利他,为大家争取更好的学习环境。3. 高中生:在志愿者活动中,我要辍己奉献,为社会做出贡献。4. 大学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辍己为同学们服务,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要辍己利他,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故事起源
- 辍己一词出自《论语·公冶长》。公冶长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曾经问孔子:“有一种人,他能够辍己,以利他人,这样的人算不算仁人?”孔子回答说:“这种人,虽然还不算得上仁人,但已经迈出了仁人的第一步。”从此,辍己成为了一种道德标准,强调个人要追求无私奉献的境界。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辍己”进行联想,想象自己在面对利益冲突时,主动放下个人的私利,以集体或大众的利益为重,这样就能够记住辍己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辍己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辍”和“己”两个字组成。其中,“辍”表示放下、抛弃,“己”表示自己。
- 详细解释
- 辍己是指放下个人的私心私欲,追求公共利益或大局为重。它强调个人应当摒弃自私自利的心态,以集体或大众的利益为重。辍己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体现了个人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