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鸿便的词语解释
鸿便的意思
拼音:hóng biàn    注音:ㄏㄨㄥˊ ㄅㄧㄢˋ
使用场景
鸿便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信息传递的快捷和准确,特别适用于网络传播、信息技术等领域。也可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方便和迅速,比如朋友之间互通消息的畅通无阻。
例句
1. 他们通过互联网的鸿便,迅速了解到最新的消息。2. 这家公司的内部通讯系统效率很高,信息传递简直鸿便无比。
基本含义
指鸿雁传书,形容传递消息快捷便利。
基本解释

指信使;书札。 明 李贽 《与焦漪园书》:“ 空菴上人 去后,鸿便杳然,想近日又为北上计矣。” 清 邹祇谟 《惜分飞·本意庚寅夏作》词:“此后更休相弃,鸿便须频寄。” 清 蒲松龄 《代毕刺史际有答陈翰林书》:“遂因鸿便,聊附尺帛,土物戔戔,少当远音。”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通讯方式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关于鸿雁传书的故事和相关成语,如“鸿雁在陕”,“鸿雁传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手机给朋友发了一条消息,真是鸿便啊!2. 初中生:这个新闻在网上传得鸿便,大家都知道了。3. 高中生:我通过微信鸿便地向他询问了一些问题。4. 大学生:这个社交平台的信息传递速度真是鸿便无比。5. 成年人:现在的通信工具真方便,鸿便一条消息就能传达到对方手中。希望这个关于“鸿便”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故事起源
鸿便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没有现代的通讯工具,传递消息需要借助鸿雁。鸿雁是候鸟,每年都会迁徙,它们的飞行速度快、迁徙路线固定,所以人们利用鸿雁传递消息十分方便。因此,鸿便成为了形容信息传递快捷便利的成语。
记忆技巧
要记住鸿便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大雁飞过天空,迅速传递消息的场景。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上,看着鸿雁在天空中飞过,将消息传递给远方的人。
词语结构
鸿便的结构是“名词+动词”,其中名词是“鸿”,动词是“便”。这种结构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详细解释
鸿便是由“鸿”和“便”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鸿,指大雁;便,指便捷。鸿便原指大雁传递消息的方式,后来泛指传递消息快捷便利。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之快,同时也暗示了信息的准确性和重要性。
(0)
诗文中出现“鸿便”的诗词

哈密使暑作二首·其二

尽有园林清耳目,更无案牍损心神。

沙泉沸鼎茶烟活,雪水盈畦菜甲新。

乍到浑如曾宿客,相逢都是故乡人。

流星驿递鳞鸿便,彩笔题书报老亲。

(0)

送大尹谢仲廉之沙县

东风吹花舞晴雪,正是京华夏初月。

上林日暖散莺声,似与行人送离别。

翩翩凫舄出九关,一尊酒尽添朱颜。

丈夫慷慨别知己,仗剑宁辞行路难。

忆昔君初擢科第,际会风云多意气。

绣衣绚綵立青霄,白简飞霜侍丹陛。

岂知利钝亦有时,得失往往常相随。

只今承命宰百里,况是闽南风俗奇。

喜君卓荦负高节,世态从教尚炎热。

玉壶秋月烱虚明,金井寒泉自清冽。

兹行正好展才猷,时将民瘼勤咨诹。

夜深无犬吠村巷,春到有农耕绿畴。

夫耕妇织各安所,比屋讴歌歌父母。

三年报政著勤劳,伫见芳名同卓鲁。

由来邑令任不轻,君行莫伤离别情。

秋风若有燕鸿便,应好缄封遥寄声。

(0)

辛丑春日书怀十首·其六

深闺春寂寂,孤影思迟迟。

乌鹊兼忧喜,莺花叹别离。

洛城张籍句,鄜月杜陵诗。

久乏鳞鸿便,何由寄所思。

(0)

次黄山中进退韵以饯

会聚浑无定,云萍一样观。

今朝酬俚句,明日隔重山。

鸿便书须寄,秋期盟莫寒。

算来无远别,底用唱阳关。

(0)

平元曲寄二弟植与格

虎头将军眼如电,领兵夜渡龙舟堰。

良人腰悬大羽箭,广西略地崖西战。

三年消息无鸿便,咫尺凭谁寄春怨。

日长花柳暗庭院,斜倚妆楼倦针线。

心怀良人几时见,忽睹二郎来我面。

植兮再吸倾六罐,格也一弹落双燕。

何不将我张郎西,协义维舟同虎闱。

无术平寇报明主,恨身不是奇男子。

倘妾当年未嫁夫,愿学明妃和西虏。

元人未知肯我许,我能管瑟又能舞。

二弟慨然舍我去,日睹江头泪如雨。

几回闻鸡几欲死,未审良人能再睹。

(0)

凤凰台上忆吹箫.寄纤月阁

土木形骸,风鬟雾鬓,心情不似当年。

便时移事去,终付茫然。

最忆兰闺道蕴,承相念、著意相怜。

鸿便,纤纤粉印,频寄瑶笺。婵娟。

遥知此际,正帘下拈花,却伴花眠。

对湘纹茗碗,露滴珠研。

应是南华倦读,屏山侧、低按冰弦。

炉烟细,一丝轻袅,吹上珠钿。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