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书局的词语解释
书局的意思
拼音:shū jú    注音:ㄕㄨ ㄐㄨˊ
使用场景
书局一词通常用于描述实体的书店或书馆,也可以用于比喻知识渊博的人或学术机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书局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机构拥有大量的书籍资源,并能提供知识和学术支持的地方。
例句
1. 我们去书局买些参考书吧。2. 这个学院有一家很大的书局,里面有各种学术期刊和图书。
基本含义
书局指的是书店或书馆,是存放和销售图书的地方。
基本解释

(1).官府编书的机构。亦以称其官吏。 宋 司马光 《进<资治通鉴>表》:“陛下俯从所欲,曲赐容养,差判 西京 ,留司御史臺。及提举 嵩山 崇福宫 ,前后六任,仍听以书局自随,给之禄秩,不责职业。”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先祖读之大喜,以谓句句着题,荐之于时相 何清源 ,即除书局。”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时帆之吝》:“ 法时帆 祭酒与予交最篤,计论天下事,颇识窾要,屡领书局,考证详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内阁中书掛数珠,自 严侍读 长明 始。 严 官中书时,充方畧馆官,以书局在内廷,例许掛珠也。”
(2).官立刊印书籍的机构。 清 同治 年间,各地先后成立书局,如 江苏 金陵书局等。参阅 叶德辉 《书林清话·古今刻书人地之变迁》。后书店或出版社亦有称书局者。如:中华书局。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书局感兴趣,可以去实体的书局或图书馆,感受一下那里的学习氛围,并深入了解更多的书籍和知识。此外,你还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讲座或参观展览等方式,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周都会去书局借几本故事书来看。2. 初中生:我喜欢在书局里寻找新的科普书籍,扩展自己的知识。3. 高中生:我经常在书局里购买参考书,为高考做准备。4. 大学生:我在大学图书馆的书局里找到了很多优秀的学术期刊和论文。5. 成人:我喜欢在周末去书局,享受阅读的乐趣。
故事起源
书局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书局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购买到各种书籍,并进行学习和研究。书局代表着知识和智慧的积累,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书局成为了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书店、图书馆以及知识渊博的人。
英文翻译

1.publishing house; press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身处在一个充满书籍的书局中,感受到知识的氛围。同时,可以将书局和书店、图书馆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书局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书”为名词,表示书籍;“局”为名词,表示地方或机构。两个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书店或书馆。
详细解释
书局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书”表示书籍,“局”表示地方或机构。书局一词源于古代中国,指的是存放和销售图书的地方。在古代,书局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购买到各种书籍,并进行学习和研究。
(0)
诗文中出现“书局”的诗词

京师九日同人慈仁寺祭顾先生祠呈同集诸君子·其三

今日已重九,城郭秋气爽。

雅游从群贤,载酒谒遗像。

平生书局随,席间劣函丈。

华檐芘髡缁,藻井护龙象。

尚德抑虚无,后死有吾党。

云何祀二百,社祭典久旷。

繄赖张与何,祠构事草创。

青红坏壁侧,三楹位东向。

罗拜十七人,祭酒布衣长。

精神感冥漠,灵魄接惝恍。

想见两度游,白发倚筇杖。

将身王尼车,戴首逢萌盎。

沈吟述古作,惨澹旧京唱。

空余两髯叟,旧识孤鹤状。

尽日号西风,寒涛送悲壮。

(0)

学舍

簿领如棼处处忙,日华偏向此中长。

吟馀林表孤云改,梦觉窗间小雨凉。

佩玉上趋承斗极,棹歌深入钓沧浪。

何如潇洒诗书局,不在山林不庙堂。

(0)

密直杜公作镇于魏天章李公领使于魏明复先生客于魏熙道宰于魏因作诗寄之

古魏信名地,曹刘遗英躅。

李唐三百年,怅为干戈蹴。

建安风不还,南皮草空绿。

寥寥千馀祀,风流今始续。

李杜二贤公,清猷镇雅俗。

诗名占唐代,二公本名族。

圣时还并生,声烈相薰馥。

朝廷倚金汤,天子恃心腹。

盛德系物怀,威望憬夷服。

千里无惊烽,三军安食粟。

休然德化厚,苍生坐蒙福。

先生服仁义,怀道轻爵禄。

非其人不取,一箪亦自足。

陈蕃知人明,文侯好士笃。

解榻延徐孺,过门轼干木。

今留二公馆,德脩令问淑。

熙道富天爵,孝悌闻乡曲。

孔孟信可蹈,圣贤良自勖。

汉庭新射策,骤升校书局

魏县方百里,君命往养育。

二公佐世杰,二贤不碌碌。

相与施礼让,物归不待宿。

相与讲道义,教行如流速。

贤人时遘会,间不容薄縠。

五百年一贤,今乃同时生。

千里犹比肩,四贤今连甍。

相聚诚可乐,相得良有情。

我愧孤且陋,徒抱此寸诚。

处乾叹无首,在泰非汇征。

出门皆同人,坎坎于郊行。

独鹤远无和,栖栖在阴鸣。

安得双飞翼,一翥邺都城。

(0)

秋日雨后同朱笥河学士宋小岩洗马曹竹虚中允褚筠心侍读集汪持斋阁学邸舍时谈及邓尉山桂华之盛故有落句

书局匆匆策马回,招要重到小蓬莱。

半天雨势龙衔去,一片秋声雁带来。

桑落肯辞今日醉,桂华应傍故园开。

吴中风景资谈柄,促坐浑忘漏点催。

(0)

丁巳岁暮书怀投赠宾谷转运因以志别

蛰苓兔丝杓,吴石鱼桐扣。

青霜丰钟铿,紫气匣剑剖。

龙虎变化风云从,天涯何处无遭逢。

淄渑泾渭各自媚,大壑无我皆朝宗。

东海鲰生最萧索,哀骀天选良非恶。

孤情僻性真穷奇,乾坤莽莽悬瓠落。

少年随众逐辞场,十战九北何郎当。

秋风黄叶长安道,夜雨青镫村学堂。

长安米贵居不易,奉母将家困侨寄。

摩拟潜消笔墨灵,蹉跎暗折江河气。

掉头十载京华春,蠖屈自诧亦有伸。

先茅连拔自丁戊,文章遇合如通神。

前后司衡矜荐剡,叠蒙圣主春风颔。

佳话流传播缙绅,风尘耳目争旸睒。

谁知管城骨相屯,境迁事往终沈沦。

北堂萱谢南路绝,衣食奔走嗟艰辛。

辛丑中州寻旧雨,失比遂遭群小侮。

苏秦游困既丧资,蔡泽途穷更夺釜。

故人作宰肥子乡,为我休荫停踉跄。

笙簧文酒剧欢会,岁暮风雨忘凄凉。

壬寅癸卯勤讲课,北平试拥皋比座。

地交山海少耕粮,庙近夷齐尝苦饿。

甲乙丙主莲花池,相国殷勤推项斯。

琳宫提举比祠禄,所惭患好为人师。

相府荒凉韩愈罢,承蜩伎捷斯文亳。

朱文曾动天子颜,白字竟遭县尉骂。

丁未又困京洛尘,选部有官不敢徇。

晏岁仓皇走梁宋,才拙岂可辞贱贫。

镇洋太保人伦望,寒士闻名气先壮。

戟门长揖不知惭,奋书自荐无谦让。

公方养疴典谒辞,延见卧榻犹嫌迟。

解推遽释目前困,迎家千里非逶迤。

宋州主讲缘疑夙,文正祠堂权庙祝。

漳潭深院花木饶,侨家忽享名山福。

戊秋洪水割荆州,大府移镇苏虔刘。

坐席未暖又偈偈,故人官毫聊相投。

己酉春夏江南北,驰驱水陆无休息。

秋冬往还江汉间,灾平岁稔旌门闲。

庚戌重来启书局,编摩万卷书撑屋。

四年转辗五迁家,疾病殇亡又相属。

鸡犬图书行李间,更堪旅榇波尘逐。

人言官畏屡迁贫,何况区区恃馆谷。

自庚徂甲五春秋,饱看山青江汉流。

春风草绿晴川阁,霁雪梅开黄鹤楼。

三苗背化唐虞禅,军府劳心厉征缮。

残篇自为运筹停,终报前军殒大星。

三年落魄还依旧,买山空羡林泉茂。

祇合驰驱毕此生,辞官翻似羁官守。

南丰先生当代奇,家学世业儒林师。

瀛台星署抗高步,淮南秉节平度支。

欧苏旧治即家法,大雅扶轮声气洽。

冠盖辐辏东南都,八公四子惭孤狭。

浔阳使相东浦公,乃与公阅为先容。

仲夏偈来秋始见,白日无檄医头风。

先生高谊云霄上,全人肩肩视瓮盎。

问医馈药使频仍,自惭何以答嘉贶。

臣之少也不如人,况今垂老忧患频。

侧闻方志许参校,抵掌伸眉欲图效。

眇视跛行别有优,此事略解陈前筹。

周官外史领方志,成周一道同风治。

《乘杌》《春秋》各擅名,侯国改制非西京。

志为国史举全体,陋儒误认为图经。

司书版图有专职,如何方志混白黑。

封建郡县今古殊,民彝物则无隆污。

行人五物献当宁,风《诗》采贡国史序。

古人经纬自分明,后人不复辨牛鼠,获麟绝笔直至今,历史得失可窥寻。

史迁义本风《诗》出,比兴偏长弦外音。

班《书》典肃原经礼,官仪左《国》融其体。

蔚宗习染近文人,别裁间出犹鲜新。

陈氏三书有微意,阳魏阴刘褒贬异。

造奇蹈秽心术殊,尚存家法非全诬。

子显《齐书》真破碎,史作雕虫大道晦。

《梁》《齐》《陈》《周》有完缺,自郐无讥一埽秽。

《南》《北》二史夸剪裁,断纻败絮如纷埃。

唐初《晋》《隋》出众手,《晋》杂《隋》纯非例推。

刘煦《旧唐》号芜滓,欧宋《新书》矜后起。

虽云文省事能增,未免适屦还削趾。

欧阳《五代》世称奇,学究《春秋》《文选》史。

元修三史明修《元》,大车冥冥尘未已。

圣人制作是为经,笔削前朝万世型。

《八旗志》仿全史例,方志当知奉法程。

乃知偏主图经类,夏虫朝菌空纷争。

迂谈屡为时俗笑,山水曲待钟期评。

文定诗才本清穆,山僧夜话非论笃。

瓣香偏似遇追摩,步窘吟诗若局促。

南丰贤裔八面才,余事为诗如探怀。

春蚕作茧金铸鼎,化工赋物无安排。

瑶章惠我见欲咥,措语无多神相出。

缠绵厚意渥春温,但恐医门遂多疾。

欲和佳篇屡辍题,小巫气折大巫低。

晏岁行归志留别,长歌强效鹧鸪啼。

(0)

奉命供奉南书房恭纪

箕裘弓冶不胜任,又许鹪鹩托上林。

两世直庐明主泽,廿年书局老臣心。

山樗敢望依神荚,土鼓偏教傍帝琴。

惭听六宫人尽说,苏环有子荷恩深。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