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走史的词语解释
走史的意思
拼音:zǒu shǐ    注音:ㄗㄡˇ ㄕㄧˇ
使用场景
走史一词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敢面对历史错误、逃避责任的人或组织。它可以用来描述政治家、企业家、学者或其他人群在面对历史问题时的态度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走史往往被视为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会遭到批评和指责。
例句
1. 他一直试图走史,但最终还是无法逃避法律的制裁。2. 这家公司走史的行为让人无法原谅,他们应该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
基本含义
指避开或逃避历史责任、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或罪行。
基本解释

犹走使。指仆役。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常瓌 字 子然 , 河朔 人,本农家。一村数十百家皆 常氏 ,多不通谱。 子然 既为御史,一村之人名皆从玉,虽走史铃下皆然,无如之何。”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走史,从来不承认自己的错误。2. 初中生: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走史的例子,这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社会。3. 高中生:政府官员走史的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批评。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勇于承担历史责任,而不是走史。
故事起源
走史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在历史上,有一些人或团体由于自己的错误或罪行而被追究责任。然而,他们却试图通过篡改历史事实、掩盖真相或逃避责任来逃避惩罚。这种行为被称为走史,成为一种贬义词语。
记忆技巧
为了更好地记忆走史这个成语,可以将“走”字与逃避行为联系起来,而“史”字与历史责任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历史责任时选择逃避,从而形成了走史的形象。
词语结构
走史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其中“走”是第三声,而“史”是第四声。
详细解释
走史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是由“走”和“史”两个字组成。其中,“走”意为逃避、避开,而“史”则指历史。走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或团体逃避历史责任,不愿承认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或罪行。这种行为通常是对历史真相的歪曲和回避。
(0)
诗文中出现“走史”的诗词

二月二十四日杨廷秀郎中诸友约游西湖余以小疾不至分韵得子字

都城西头二月尾,湖水平堤縠纹起。

南北山光罨画中,浅深草色裙腰里。

群仙领客泛艅艎,黄帽劈波惊鰋鲤。

中流剧谈闻两岸,阖坐题诗动盈纸。

如渑自足醉朋从,馀沥犹能沾走史

当年曲水迹已陈,此日渼陂欢莫拟。

蹇予小疾独不至,诗伯索诗殊未已。

笔已老矣何能为,但诵西湖比西子。

(0)

依韵和吴相公史院开局

晓下金门路,君筵听召馀。

簪缨三寿客,笔削两朝书。

身老谁逢此,恩深尽醉欤。

传闻访遗事,应走史臣车。

(0)

二月二十四日杨廷秀郎中诸友约游西湖佘以小

都城西头二月尾,湖水平堤縠纹起。
南北山光罨画中,浅深草色裙腰里。
群仙领客泛艅艎,黄帽劈波惊鰋鲤。
中流剧谈闻两岸,阖坐题诗动盈纸。
如渑自足醉朋从,馀沥犹能沾走史
当年曲水迹已陈,此日渼陂欢莫拟,蹇予小疾独不至,诗伯索诗殊未已。
笔已老矣何能为,但诵西湖比西子。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