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趺坐的词语解释
趺坐的意思
拼音:fū zuò    注音:ㄈㄨ ㄗㄨㄛˋ
使用场景
趺坐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专注思考、冥想或修行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坐得端正、安静。
例句
1. 他趺坐在地上,静静地闭上了眼睛。2. 在瑜伽课上,学生们都会趺坐冥想几分钟。
基本含义
指盘腿坐下,双脚交叉放在大腿上。
基本解释

(1).盘腿端坐。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輭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宋 费衮 《梁谿漫志·闲乐异事》:“迨夜入寝,有婢 杏香 奔告诸子曰:‘殿院咳逆不止若疾状。’诸子亟走,至,则已趺坐,而一足犹未上,命其子为收之,纔毕而终。” 明 何景明 《明绍兴府同知致仕进阶朝列大夫陶公行状》:“尝读书 南禪寺 ,闭门诵习,趺坐中夜。” 沉钧儒 《趺坐》诗:“举世嚣嚣我适静,棕床趺坐作心观。”参见“ 趺跏 ”。
(2).见“ 趺座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中的其他修行姿势,如莲花座、半跏趺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喜欢趺坐看书,这样可以坐得更加舒服。初中生:考试前,我会趺坐冥想一会儿,帮助放松心情。高中生:他趺坐在操场上思考人生的意义,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故事起源
趺坐最早出现在佛教中,是佛陀坐禅修行的姿势之一。佛教认为趺坐有助于舒展身体,平静心境,达到心灵的净化。
英文翻译

1.sit cross-legged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记忆趺坐这个成语:1. 了解趺坐的基本姿势,将其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2. 将趺坐与佛教修行和冥想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趺坐时专注冥想的场景。
词语结构
趺坐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趺坐是一种静坐的姿势,常见于佛教修行中。这种姿势要求双腿交叉,脚掌朝上放在大腿上,身体保持稳定。趺坐不仅可以使身体稳定,还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促进内心的平静。
(0)
诗文中出现“趺坐”的诗词

雨霁

滞雨忽云霁,园林有清晖。

时鸟亦和鸣,好风清且微。

远愧深山僧,趺坐掩禅扉。

岂知芳非歇,讵伤寒暑违。

一念与道寂,九旬淡无为。

蹑心探斯理,吾今其庶几。

(0)

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

三贤异七贤,青眼慕青莲。

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

上人飞锡杖,檀越施金钱。

趺坐檐前日,焚香竹下烟。

寒空法云地,秋色净居天。

身逐因缘法,心过次第禅。

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然。

(0)

叶秘书致白龙涎

闭门老去著幽禅,趺坐时参柏子烟。

书册懒随黄犊角,岩霏宁识白龙涎。

蓬莱山复在何处,杞菊赋今谁与传。

不道宝书天尺五,肯分风月到林泉。

(0)

春日岭南

窗前修竹霭如云,巧语春禽只听闻。

睡起蒲团趺坐稳,惟将茗碗对炉熏。

(0)

阿育王寺舍利殿

我昔讽经大涅槃,悲涕震动惊人天。

津梁欲倦不得倦,说法示寂真能贤。

金刚体碎舍利出,化身为塔周大千。

惜哉争宝八国主,食嗔一念森戈鋋。

滔天业力极阿育,忏悔回向终洗湔。

役神渡海福震旦,光芒涌地生青莲。

我今来游育王寺,重逢龙藏惊前缘。

涂金构架庋舍利,殿中一塔光巍然。

后方横卧涅槃佛,广榻大被凝香烟。

支颐曲肘示安隐,眼光欲坠仍依连。

龛灯夜寂暂趺坐,静中至听奔雷泉。

尘劳八万四千劫,深恐扰佛清净眠。

山僧精诚贯智勇,开径营造空后前。

庄严华美相具足,孰云漏果成唐捐。

顶礼百拜者谁子,欲以肉眼窥牢坚。

非真非幻漫参想,谁知舍利在汝边。

(0)

登辨觉寺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

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