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宛顺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性格和态度,特别是在与他人相处时。它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顺从,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谦和和温顺。
- 例句
- 1. 他的性格宛顺,从不和他人争吵。2. 她的举止宛顺,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 基本含义
- 形容态度恭敬顺从,言行举止谦和温顺。
- 基本解释
和顺;柔顺。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牧羊,必须大老子,心性宛顺者。” 明 袁宏道 《妾薄命》诗:“旧人百宛顺,不若新人駡。”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 小娟 叩头言曰:‘此亡姊 盼奴 事,乞赐周旋,非惟 小娟 感荷更生, 盼奴 亦蒙恩泉下也。’倅喜其词宛顺。”
- 延伸学习
- 除了宛顺,还有许多与人的性格和态度相关的成语,如和蔼可亲、温文尔雅等,可以进一步学习和探索。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很宛顺,从不生气。2. 初中生:他的回答总是宛顺恭敬,让人很喜欢。3. 高中生:在家庭聚会上,我总是宛顺地听从父母的安排。4. 大学生:在实习的公司,我们要对领导宛顺,尊重他们的决策。
- 故事起源
- 宛顺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篇》中,其中有一句话是:“宛在位,朝与下国言宛在位。”这句话是指子罕在位时,他对待他的下属非常恭敬顺从,态度温和谦和。后来,人们将宛在位与顺从的意思联系起来,形成了宛顺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宛”字的发音与“温”字的发音相类比,来记忆宛顺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将“宛”字的形状与温和的形象联系起来,来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宛顺这个成语是由形容词宛和动词顺组成的。
- 详细解释
- 宛顺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宛指温和恭顺,顺指顺从。宛顺形容一个人的态度谦和、言行举止温顺,不违背他人的意愿,顺从他人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