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野菼的词语解释
野菼的意思
拼音:yě tǎn    注音:ㄧㄜˇ ㄊㄢˇ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或形容那些举止粗野、不文明的人。比如,当我们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或乱丢垃圾时,可以用“野菼”来形容他们的行为。
例句
1. 他虽然有钱,但一点教养也没有,真是个野菼。2. 别人家的孩子都很懂礼貌,就你家的孩子野菼得很。
基本含义
指在野外长大的植物,比喻人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修养,行为粗野、不文明。
基本解释

野草。《淮南子·本经训》:“芟野菼,长苗秀。” 高诱 注:“菼,草也。”

延伸学习
除了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还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比如“野蛮”、“粗鲁”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很野菼,经常捣乱。2. 初中生:那个男生不仅学习差,而且还很野菼,老师常常批评他。3. 高中生:这个学校的食堂管理很差,学生们吃饭时都很野菼,乱扔垃圾。4. 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扔垃圾是很野菼的行为,需要引起重视。
故事起源
关于“野菼”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尚无确切记录,但它的含义来源于植物生长的环境。植物在野外生长,没有受到人的干预和修剪,因此生长得比较粗糙、杂乱。将这个概念引申到人的行为上,就形成了“野菼”这个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植物的形象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在野外长大的植物,它生长得很粗糙、杂乱,没有受到人的修剪和培养。将这个形象与野菼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词语结构
成语“野菼”的结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分别是“野”和“菼”。
详细解释
野菼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品行或行为举止粗野、不文明。这个成语的含义来源于植物的生长环境。野菼是指在野外生长的植物,它们没有受到人工修剪和培养,因此生长得比较粗糙、杂乱。将这个概念引申到人的行为上,就表示一个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修养,举止粗野、不文明。
(0)
诗文中出现“野菼”的诗词

踏莎行.湖心亭

已老垂杨,初成野菼。荷花荷叶高于槛。

便从槛上摘荷花,江亭即作沙棠舰。

天末风凉,湖心月澹。一声渔唱开诗胆。

隔花似有可人来,新疴谁道狂情减。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