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讲宣佛教戒律。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明律·智称》:“遇 颖公 於 兴皇 讲律, 称 諮决隐远,发言中诣。”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三·法朗》:“就 大明寺 宝誌禪师 受诸禪法,兼听此寺 彖律师 讲律本文。” 唐 柳宗元 《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 乾元 元年,又命 衡山 立‘毗尼藏’,詔选讲律僧七人,师应其数。”
- 基本含义
- 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讲究纪律。
- 详细解释
- 讲律指的是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尊重纪律,不违反法规和规定。这个成语强调了遵守规则和纪律的重要性,意味着一个人应该守法并按照规定的方式行事。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严守法律和纪律,不违法乱纪。也可以用来提醒他人要遵守规章制度,不做违法的事情。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强调道德和纪律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只有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讲”和“律”。
- 例句
- 1.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应该讲律守纪,为人民服务。2. 在学校里,学生们要学会讲律守纪,不违反校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讲礼貌”类似的发音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可以将“律”字与“法律”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讲信修睦”、“律己奉公”等,来提高你的汉语水平和文化素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讲律守纪,不乱扔垃圾。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讲律守纪,不作弊。3. 高中生:在考试中,我们要讲律守纪,不抄袭。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讲律守纪,不参与违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