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的外表与内心不一致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表面上客气恭敬,实际上心怀恶意的人。
- 例句
- 1. 他对上级总是貌恭如花,但私下里却是个心机深重的人。2. 她的貌恭行为让人感觉她非常尊敬他人,但实际上她并不真诚。
- 基本含义
- 形容外表虚伪,表面恭敬。
- 基本解释
(1).谓容貌谦恭。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
(2).谓夙夜敬谨从事。 明 刘定一 《宋论》之一:“故 禹 平九年之水,非但以貌恭作肃; 汤 弥七年之旱,非但以言从作乂。”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虚伪相近的成语,如假仁假义、伪善等,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貌恭行为让老师觉得他很懂礼貌。2. 初中生:她的貌恭行为让同学们觉得她很虚伪。3. 高中生:他的貌恭行为让大家觉得他很会说话,但实际上并不可靠。4. 大学生:她的貌恭行为让许多人对她的真实想法产生怀疑。
- 故事起源
- 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根据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人们对于表面客气而内心虚伪的现象早有认识,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将“貌”字联想为“外表”,将“恭”字联想为“恭敬”。这样,就可以记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 词语结构
- 貌恭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貌恭是由“貌”和“恭”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貌”指的是外表、面貌,“恭”指的是恭敬、尊敬的态度。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在外表上表现得非常恭敬,但其实内心并不真诚,是一种虚伪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