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散带的词语解释
散带的意思
拼音:sàn dài    注音:ㄙㄢˋ ㄉㄞˋ
使用场景
散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的人们不守纪律、不遵守规定的行为。例如,可以用来形容员工工作不认真、不按时完成任务,或学生上课不专心、不遵守纪律等情况。
例句
1. 他的工作态度很散带,总是拖延任务。2. 这个学生上课时散带,经常不专心听讲。
基本含义
指人们的行为举止懒散,不守纪律。
基本解释

丧服散垂于腰的麻带。《礼记·杂记上》:“大功以上散带。” 孔颖达 疏:“大功以上,散此带垂,不忍即成之,至成服,乃绞。”
衣带松散。《晋书·王徽之传》:“性卓犖不羈,为大司马 桓温 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散带相关的成语,例如散漫、松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书包总是散带着,书都掉出来了。2. 初中生:班级纪律不严,很多同学散带上课。3. 高中生:考试前几天大家都开始散带作业,没有好好复习。4. 大学生:有些学生上课散带,老师都不愿意点名了。
故事起源
散带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场。古代官员们常常佩戴腰带,这个腰带是他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古代,官员们要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不得有任何懈怠和懒散的行为。因此,官员们佩戴腰带时必须系得整齐,不能松散。如果一个官员的腰带散了,就意味着他不守纪律、不遵守规定,会被视为不称职。
记忆技巧
可以将散带这个成语与佩戴腰带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的腰带散开,代表他的行为懒散、不守纪律。
词语结构
散带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详细解释
散带这个成语中的“散”指的是松散、不整齐,而“带”则代表着腰带。散带形容人们的行为懒散,不守纪律,不遵守规定的样子。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不守纪律、不按规定行事的状态。
(0)
诗文中出现“散带”的诗词

次韵无言兄卜筑二首·其二

石枕方床绿浪藤,清谈散带似怀冰。

蔬盘尚杂水中蟹,羽翣莫挥瓜上蝇。

五斗为贫真世业,一廛归隐岂人能。

冥鸿万里今何慕,应笑饥飞侧翅鹰。

(0)

太常引

绿槐蝉咽午阴趖,残梦尚婆娑。

不是爱婆娑,这几日、风多雨多。

迎凉散带,销忧击柱,醉醒一行窝。揽镜意蹉跎。

叹白发催人几何。

(0)

南林弹诗

散带蹑良驷,挥弹出长林。

归翮赴旧栖,乔木转翔禽。

轻丸承条源,纤缴截云寻。

落羽寻绝响,屡中转应心。

(0)

七星岩

玲珑数岩穴,明灭一烟霞。

石乳凝为石,花光散作花。

莓苔多绿字,蝙蝠是丹砂。

散带寻仙迹,行行磴道斜。

(0)

闰七夕后一日远公招同潘稼堂张损持梁药亭毛行九余未及赴诸公分韵见及得心字

四序遒以迫,天宇皛且深。

出郊睇平畴,上有嘉树林。

萧萧风乍劲,萋萋岁已阴。

初秋属馀闰,徂暑方流金。

驾言梵王宫,阒寂期幽寻。

相招有开士,散带遗冠簪。

登楼俯逝川,推窗纳遥岑。

稍歇人外磬,复闻花中琴。

追随昔已屡,违隔忽在今。

空斋散文史,席地聊歌吟。

岂惜车马劳,苦为尘累侵。

群公不遐弃,往往遗之音。

其清若冰雪,有美如璆琳。

谁言一日游,逖矣千载心。

(0)

赋得明年四十发苍苍

明年四十发苍苍,得见庭闱珠浦傍。

绝塞归来依妇子,先人事业在农桑。

山中蝴蝶为纨扇,海上离支有玉浆。

散带凉风歌一曲,平生何事向沙场。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