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员稀少的场合,也可用于指责组织或团队人员不足。
- 例句
- 1. 这个村庄人口稀少,只剩下一人半,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了。2. 这个团队人员不足,只有一人半,无法完成任务。
- 基本含义
- 指人数很少,只有一个人和半个人。
- 基本解释
《晋书·习凿齿传》:“ 坚 ( 苻坚 )素闻其名,与 道安 俱舆而致焉。既见,与语,大悦之,赐遗甚厚。又以其蹇疾,与诸镇书:‘昔 晋氏 平 吴 ,利在二 陆 ;今破 汉南 ,获士裁一人有半耳。’”后用以为人才难得的典实。 宋 苏轼 《往在东武与人往反作粲字韵诗四首今黄鲁直亦次韵见寄复和答之》诗:“ 苻坚 破 荆州 ,止获一人半。”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人去楼空”,形容人员离开后空荡荡的场所。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只有一人半会弹钢琴。2. 初中生:这个小组只有一人半会写代码。3. 高中生:这个社团的人员稀少,只有一人半参加活动。4. 大学生:这个研究团队只有一人半对这个课题感兴趣。5. 成年人:这个公司的员工流失严重,只剩下一人半。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一人半”。
- 故事起源
- 成语“一人半”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少到只有一个人和半个人的地步。这个故事中的人物人口稀少,形成了“一人半”的形象。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和一个半人,表示人数很少,记忆时可以想象一个人和半个人的情景。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一人”和“半”两个词组成。
- 详细解释
- 表示人数极少,形容人口稀少或人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