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偻句的词语解释
偻句的意思
拼音:lǚ jù    注音:ㄌㄩˇ ㄐㄨˋ
使用场景
偻句常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注意姿态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姿态不正。例如,在社交场合上,如果一个人坐姿不端正,我们可以说他偻句。另外,在描述一个人的身体状态时,也可以使用偻句来形容他的姿态不正。
例句
1. 他久坐不动,脊梁弯曲,真是个偻句之人。2. 她习惯性地弓着腰,走路时总是偻句。
基本含义
形容身体弯曲、姿态不正。
基本解释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初 臧昭伯 如 晋 , 臧会 窃其寳龟 僂句 ,以卜为信与僭,僭吉。” 杜预 注:“僂句,龟所出地名。”后因以“僂句”称龟。 唐 刘禹锡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诗:“不见蜘蛛集,频为僂句欺。”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续集·物名》:“ 僂句 之地出龟,则名龟曰僂句。”一说古无地名曰“僂句”,僂句乃谓龟背之中高而两旁下。参见 清 朱彬 《经传考证·春秋左氏传·昭公二十五年》。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仪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关于正确姿态和仪态的知识。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身体姿态相关的成语,例如“挺胸抬头”、“腰板挺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坐在课桌前总是弓着腰,老师说他是个偻句之人。2. 初中生:她一直保持正确的姿势,从不偻句,是个好榜样。3. 高中生:那个学生久坐不动,脊梁弯曲,真是个偻句之人。4. 大学生:在面试时,要注意保持端正的姿态,不要偻句,给人留下好印象。
故事起源
偻句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故。据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葛洪的学者,他一生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姿态。他经常提醒自己和他的学生保持正确的姿态,不要偻句。因此,偻句成为了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身体姿态不正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偻句”与身体姿态不正的形象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弓着腰,脊梁弯曲的样子,将这个形象与偻句这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偻句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偻句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身体姿态不正,脊梁弯曲。这个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正确姿态的重视,人们认为保持正确的姿态有助于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因此,偻句往往被用来批评那些不注意姿态的人。
(0)
诗文中出现“偻句”的诗词

和陶拟古九首·其五

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

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

锦伞平积乱,犀渠破馀疑。

庙貌空复存,碑版漫无辞。

我欲作铭志,慰此父老思。

遗民不可问,偻句莫予欺。

犦牲菌鸡卜,我当一访之。

铜鼓壶卢笙,歌此送迎诗。

(0)

海底眼歌为陆茂林作

海底宁有眼,幽暗鱼龙渊。

海底若无眼,何为腾腾光。

烛天定有明珠在,其下能令世间长不夜。

试看露出珊瑚枝,神物效灵纷变化。

吴门别驾理伯雍,卜肆从谁问吉凶。

陆姓森名特奇验,识高见远术非浅,以此喻之名遂显。

扬火以致墨,冢宰总列职。

其法今不传,太史载龟筴。

足臑彷佛意颇遗,南士按书犹或知。

九江纳锡不闻矣,偻句成欺皆弃之。

流俗沈沦海波底,藉子一言与提耳。

我作好歌以赠子,会访茂林谈物理。

(0)

寓舍遭雨漏甚

无计补天漏,宁关以瓦为。

昼居衣数燎,宵卧枕频移。

愦闷长凭酒,穷愁更有诗。

何须偻句问,可向穴居知。

(0)

恼张子充

他州异县复芳时,彊起寻梅把一枝。

浊酒纵能于道近,苍髯终不与春宜。

逢人欲作娵隅语,去国长为偻句欺。

斟酒旅情谁会得,径须京兆出蛾眉。

(0)

偶书

病骨岩岩怯早衰,月枝三绕寄身危。

避风宁望鶢鶋享,出卜频遭偻句欺。

烟糁蔽江怀隐伴,雨苗颓垄负耕期。

开年几许他乡泪,尽付穷途与素丝。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