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谬误迂阔。 清 孙枝蔚 《午日赠江都明府梁木天》诗:“君欲悉利弊,谁能助訏謨?相念在芳辰,幸可谅谬迂。”
- 基本含义
- 指说话或行为荒谬愚昧,迂腐无知。
- 详细解释
- 谬迂形容人的言行荒谬可笑,思维迂腐、愚昧无知。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思想闭塞,不合时宜的人。
- 使用场景
- 谬迂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他人的言行愚蠢荒谬,或者自嘲自己的思维迂腐。在正式场合或者辩论中使用时,可以用来表达对对方观点的不认同或者不赞同。
- 故事起源
- 谬迂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上》这篇文章中。文章中讲述了一个名叫公孙丑的人,他的言行举止非常愚蠢荒谬,因此被孟子批评为“谬迂”。从此,谬迂成为了一个用来形容愚昧无知人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谬迂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其中“谬”表示荒谬愚昧,“迂”表示迂腐无知。
- 例句
- 1. 他的观点太谬迂了,完全不值得一听。2. 这个人思维真是谬迂,连基本常识都不懂。3. 别再说这种谬迂的话了,你丢人现眼。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谬迂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头脑里充满了奇怪的东西,思维跳跃不连贯,形象地表现了谬迂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愚昧无知相关的成语,如“愚公移山”、“不识时务”等,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丰富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回答太谬迂了,完全不对。初中生:这个观点太谬迂了,根本站不住脚。高中生:他的行为真是谬迂,简直荒谬至极。大学生:他的想法太谬迂了,完全不符合现实情况。成年人:别再说这种谬迂的话了,丢人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