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司李的词语解释
司李的意思
拼音:sī lǐ    注音:ㄙㄧ ㄌㄧˇ
使用场景
司李常常用于表示对别人的不好言行进行责备或批评的场合。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不满、不认同或不赞同。
例句
1. 他对同事的错误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司李。2. 老师对学生的懒散态度进行了严肃的司李。
基本含义
指责、斥责、责备他人的言辞或行为。
基本解释

(1).官名。即司理。 清 周亮工 《理信存稿序》:“且天下知司李一官,係於国家之宪纪,生民之利害,彰彰如是。” 清 李渔 《比目鱼·定优》:“在下是 汀州 司李的管家。我老爷前去上任,假道贵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后生举进士,授 延安 司李,携家之任。” 吕湛恩 注:“推官号为司李,亦称司理。” 何垠 注:“司李,李,通‘理’,狱官也。”详“ 司理 ”。
(2).执法,断案。 梁启超 《知耻学会叙》:“官惟无耻,故不学军旅而敢於掌兵,不諳会计而敢於理财,不习法律而敢於司李。”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批评指责”、“责备谴责”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同学的调皮捣蛋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司李。2. 初中生:班主任对我们的学习态度进行了严肃的司李。3. 高中生:父母对我的成绩不满意,给我了一顿司李。4. 大学生:老板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了严肃的司李。5. 成年人:我对朋友的不诚实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司李。
故事起源
司李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李杀的人,他在齐国任职时,对下属和百姓非常苛刻,经常责备和斥责他人。因此,人们用“司李”来形容对他人的责备和斥责。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司李这个成语的发音和基本含义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司机在车上用李子批评、责备乘客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住司李的意思。
词语结构
司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司李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司”指的是执掌、主持,而“李”则是指责、斥责。司李合在一起,表示执掌责备、斥责他人的言辞或行为。
(0)
诗文中出现“司李”的诗词

满江红.题画寿总宪龚芝麓.题尤悔庵小影和原韵

纳纳乾坤,问才子、几人轻许。

人争道、北平司李,骚坛宗主。

碣石宫倾北海酒,令支塞捲西风雨。

更翩然、解组赋归来,云深处。三毫颊,平添与。

虎头笔,神相伫。似元龙、百尺楼头高踞。

鹬蚌利名持壁垒,触蛮知勇分旗鼓。

只庄周、为蝶蝶为周,都忘语。

(0)

瞻园松石歌为陈东浦方伯作

㫺有淮淝帝起凌江东,金陵始建吴王宫。

苍松白石传是宋元蓄,位置乃在西园中。

是时招徕天下雄,游赏时与匹士同。

谋画纷纶史述不可尽,故物矗立皆英风。

蒋山南徙新宫卫,松石遗在中山第。

君臣际遇自当年,景物萧疏成异世。

我朝奄抚江南陲,大功坊设行省司。

人言江宁使院天下冠,日月烟霞生古姿。

翠华临锡瞻园字,松石光辉又一时。

此邦有宅城西面,六朝松石名尝擅。

渔洋司李为题诗,贱子少年曾一见。

四十年来古松死,三品石徙金坛县。

呜呼于文襄,没乃返故乡。

何尝得一日,幅巾屣履苔石旁。

人事兴衰变倏忽,古迹销磨多慨慷。

岂如使院长清秘,冠盖频誇松石异。

自㫺元依天子家,于今尚托诸侯帅。

使君动法前贤事,文章可传政可嗣。

倚石松前听松吹,谢公哀乐羊公泪。

好诵《甘棠》召伯诗,休偕异石菱溪记。

露砌风轩携酒尊,更邀白发醉芳园。

古今事往都须置,松石之閒别有论。

(0)

较小瀛洲十老诗题后

正嘉之日庙社隆,台阁衮衮升群公。

东海以东老诸老,独卧白石苍山中。

襄阳同时三太守,朱陈布衣亦其友。

十人隐显犹一人,文酒南园聚耆旧。

余昔见图未见诗,泉石皴勒生幽姿。

图中人朽图不朽,缣粉生动飘须眉。

百年父老一佳话,临摹装潢骚坛挂。

图再易主诗卷传,今我见诗如见画。

干戈文物徒荒草,先皇册府无留槁。

义士哀歌惜鬓毛,诗史流离悲野老。

诸公白首承平代,昔视于今多感慨。

何烦按址搜颓垣,似睹联吟出雅缋。

凤阳司李临江孙,先辈流风彷佛存。

手雠三箧鲁鱼正,茧拓千本兰亭翻。

前贤已没垂后昆,瓣香直欲穷河源。

钟期巳老钱刘在,殊胜中郎有虎贲。

(0)

即事答石公五首·其四

燕子矶边江水流,江干剩有古时楼。

风流仿佛王司李,蜡屐动泥到上头。

(0)

金缕曲.秋柳次张仲远韵

明月扬州路。是何人、玉箫低咽,伤心金缕?

司李风流销沈后,一片竹西烟雨。

又瑟瑟、江天迟暮。

绣陌弓腰看不见,上寒潮、淰淰荒江渡。

霜信紧,角声苦。长堤曾系龙舻处。

数前游、钿筝北里,画船南浦。

十里春波明如镜,照见樊娘眉妩。

恨残照、西风无绪。旧事芜城重触忤。

袅柔丝、不绾人愁住。歌板在,忍重诉。

(0)

次韵李子京宋城道中诗三首·其三

积累三冬学,淹通万古程。

孤高吴子札,该洽蜀君平。

曹事今司李,官封近接瀛。

公侯阶有渐,五斗未容轻。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