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阳道的词语解释
阳道的意思
拼音:yáng dào    注音:ㄧㄤˊ ㄉㄠˋ
基本解释

(1).对外之事,政事。《礼记·昏义》:“故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
(2).为君之道。《后汉书·方术传下·唐檀》:“ 檀 对曰:‘方今外戚豪盛,阳道微弱,斯岂嘉瑞乎?’”
(3).朝祀之事;嘉庆之事。《诗·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毛 传:“左,阳道,朝祀之事;右,阴道,丧戎之事。” 孔颖达 疏:“左,阳道,嘉庆之事,故言宜之。右,阴道,为忧凶之事,不得言宜。”
(4).指房宿南二星中间的运行路线。《汉书·天文志》:“青赤出阳道,白黑出阴道。若月失节度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阴道则阴雨。”
(5).指男性生殖器。《宋书·五行志五》:“ 义熙 末, 豫章 吴平 人有二阳道,重累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此骨之至强者,所以能补骨血,坚阳道,强精髓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女化男》:“ 山东 济寧 有妇人,年四十餘,寡数年矣,忽生阳道,日与其子妇狎。”
(6).指精液。《史记·孔子世家》“ 紇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 唐 张守节 正义:“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絶。”

基本含义
指阳光照射的道路,也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
详细解释
阳道是由“阳”和“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阳”指太阳、阳光,代表着光明、明亮和正直;“道”指道路、途径,代表着行为、方法和方式。阳道在成语中的意思是指阳光照射的道路,也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它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正直、光明磊落,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使用场景
阳道这个成语常用于表扬、赞美一个人的行为正直、光明磊落。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能够坚守原则,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也可以用来告诫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遵守社会规范。
故事起源
阳道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一个故事。相传,汉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司马相如的官员,他在担任太子舍人的职位时,因为不满意太子的行为而辞职。后来,太子即位为汉武帝,司马相如被任命为太子太傅。有一次,有人想利用司马相如的职位来谋取私利,但司马相如坚决拒绝了这个提议,他说:“我只愿意走阳道,不愿意走阴道。”意思是他只愿意走光明正大的道路,不愿意走不正当的道路。后来,阳道这个成语就以此故事命名,用来形容光明正大、正直的行为。
词语结构
主语+走+阳道
例句
1. 他一直走阳道,从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2. 这位官员的行为一向走阳道,深受人们的尊重和赞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阳”字与阳光联系起来,想象自己行走在阳光明媚的道路上,以此来记忆阳道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进一步了解正直、光明磊落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例如:“明目张胆”、“光明正大”、“正直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走阳道,不做欺骗别人的事情。2. 初中生:老师教育我们要走阳道,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3. 高中生: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走阳道,不走阴道。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以光明正大的方式行事,走阳道。
(0)
诗文中出现“阳道”的诗词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0)

游诸葛武侯书台

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馀。

世上俗儒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

(0)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0)

春游

明日城东看杏花,叮咛童子蚤将车。

路从丹凤楼前过,酒向金鱼馆里赊。

绿水满沟生杜若,暖云将雨湿泥沙。

绝胜羊傅襄阳道,车骑西风拥鼓笳。

(0)

寄李补阙

苍生应怪君起迟,蒲轮重辗嵩阳道

功成名遂来不来,三十六峰仙鹤老。

(0)

和荅诗十首·其二和阳城驿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

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

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

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

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

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

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

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

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

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