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蒙巾的词语解释
蒙巾的意思
拼音:méng jīn    注音:ㄇㄥˊ ㄐㄧㄣ
使用场景
成语“蒙巾”常用于形容某人故意掩盖真实意图或掩饰真相的行为。可以用在一些负面情境中,如政治斗争、商业竞争、人际关系等。
例句
1. 他总是戴着蒙巾,让人难以看清他的真实目的。2. 这个政府官员说话总是带着蒙巾,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企图。
基本含义
蒙着的巾帽,比喻隐藏真实意图或掩盖真相。
基本解释

传说 舜 时以巾蒙首作为墨刑的象征,以示仁厚。《慎子·逸文》:“ 有虞 之诛,以幪巾当墨;以草缨当劓。” 唐 虞世南 《赋得慎罚》诗:“幪巾示廉耻,嘉石务详平。”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蒙巾”相关的成语,例如“蒙混过关”、“蒙在鼓里”等。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故事,了解更多成语的起源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戴着蒙巾,不让我们看到他在偷偷吃糖。2. 初中生:她戴着蒙巾,不让别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3. 高中生:政府官员总是戴着蒙巾,不让人知道他的真实目的。4. 大学生:他的言辞总是带着蒙巾,让人难以看清他的真实意图。
故事起源
成语“蒙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左传》。据传,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叫蒙恬的将军,他非常善于掩盖真实意图,使敌人难以窥探他的真实意图。因此,人们后来常用“蒙巾”来形容那些隐藏真实意图的人或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将“蒙巾”与隐藏真实面貌的行为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戴着蒙巾,将自己的真实面貌隐藏起来,以此来记忆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语+谓语+宾语
详细解释
蒙巾是一种用来掩盖面部的巾帽,具有遮挡视线、隐藏真实面貌的作用。因此,成语“蒙巾”比喻隐藏真实意图或掩盖真相,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辞的虚伪或不真实。
(0)
诗文中出现“蒙巾”的诗词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盝。

玉鼎注漫流,金碾响丈竹。

侵寻发美鬯,猗狔生乳粟。

经时不销歇,衣袂带纷郁。

蒙巾笥藏,苦厌龙兰续。

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芬馥。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