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阅历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丰富,见识广泛。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例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作家的阅历丰富,一个老师的阅历广泛。
- 例句
- 1. 他的阅历丰富,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2. 她的阅历广泛,对各种事物都有深入的了解。
- 基本含义
- 指通过阅读和经历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 基本解释
◎ 阅历 yuèlì
(1) [experience] 指过去所经历的事迹
阅历三旬,贼以飞梯,鹅车,木驴等四面齐攻,城欲陷者数。——《旧唐书·吐蕃传》
(2) ;或历任的职务
阅历浅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阅历的相关成语,如“阅人无数”、“阅世无数”等。这些成语都与阅读、经历和知识有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阅历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通过阅读书籍,积累了很多阅历。2. 初中生:学习不仅要有好成绩,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阅历。3. 高中生:大学生活是我拓宽阅历的重要时期。4.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帮助我增加阅历,更好地适应社会。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阅历”这个词语。
- 故事起源
- 阅历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杨震传》中,原文是“读书,阅历,济世终始之道也”。它的意思是通过读书和经历来实践和体验人生。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形容一个人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成语。
- 英文翻译
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see, hear or do for oneself
- 记忆技巧
- 可以使用“阅读历史”来记忆这个成语。阅读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见识和智慧。
- 词语结构
- 阅历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形容词是“阅”,名词是“历”。
- 详细解释
(1).经历。《旧唐书·吐蕃传下》:“﹝ 吐蕃 军﹞十五万众,围我 盐州 数重……閲歷三旬,赋以飞梯、鹅车、木驴等四面齐攻,城欲陷者数四。”
(2).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元 方回 《次韵刘元煇喜予还家携酒见访》之一:“苦辛厌奔驰,忧患饱閲歷。” 清 薛福成 《登泰山记》:“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閲歷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 冯雪峰 《蛙和蚯蚓和大地》:“他们经过了平原,许多河流,乡村和城市,看见过各种不同的地形和建筑,听见过各种不同的言语和最好的音乐,阅历得更多。”
(3).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或经验。 清 申涵光 《春过》诗:“性好遨游贪懒出,身多閲歷晚知非。” 田汉 《<电影戏剧表演术>序》:“正因为到了四十之年,学问和阅历都达了相当成熟之度。” 孙犁 《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生活的阅历和积累,不是专凭主观愿望可以有的。”
(4).犹履历。 明 张居正 《明制体以重王言疏》:“盖以恩例概及,比之考绩不同,故以賚被为荣,不必详其閲歷,此制体也。”
(5).逐一考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臣自履任至今,每细心閲歷各属员,其庸碌无长、贪劣废弛者,俱不足论,观其颇有声名,素称才能之员,一一考其实迹。”
- 近义词
经历、履历、经验、资历